身份证号码:44018219850919XXXX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工程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制备控制及施工中温度控制等方面提出预防与处理的对策,以期为同行业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处理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病害,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抗拉性等性能均会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比较多,如施工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所以在施工中需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减少各因素的影响,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受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及温度等因素影响,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主要质量通病如下:
(1)蜂窝。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局部砂浆少、石子多、结构疏松等。原因为混凝土和易性差、搅拌时间短等;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分层浇筑时间间隔过长,也是蜂窝麻面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基座、柱体模板间存在缝隙,砂浆从缝隙涌出后也可引起该病害的发生。
(2)孔洞。表现为结构局部缺砼、空隙等,原因为混凝土振捣未按顺序进行、浇筑时不畅通等,导致混凝土砂浆分离、离析,加上振捣不到位,引起松散孔洞出现。
(3)裂缝。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病害,此类裂缝的出现表明混凝土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引起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为施工工艺不规范、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或选择不佳、养护不到位等因素,与温度因素密切相关。
(4)麻面。指的是混凝土表面碎石外露、钢筋外露的情况,或局部粗糙缺浆、凹坑等。导致这一病害出现的原因主要为模板表面粗糙、模板封堵不严密,振捣时混凝土失水过多,过早干硬,导致麻面出现。
(5)露筋。指混凝土结构内部箍筋、主筋等裸露在结构表面。引起的原因主要是钢筋保护层垫块过少,或垫块位移,保护层太薄,振捣不实,施工中踩踏钢筋等,导致钢筋移位引起露筋发生。
2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与处理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中使用非常普遍的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混凝土本身质量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制备混凝土时,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严格遵循施工设计要求,并且在配比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科学的配比方案。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中,需要对各项原材料的用量比例进行合理确定,例如,在水灰比控制中,需要对水泥用量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按设计要求,在设计中还需添加一定量的复合液,通常是水泥用量的4%,目的是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性能。此外,由于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因素比较多,包含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如骨料级配、含水量、砂石含量等,所以在设计中要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外,通过配比试验对原材料配比方案进行优化与确定。
2.2 混凝土制备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为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对水泥材料合理选择。施工中,对水泥原材料选择时,以低热水泥为首选,原因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表面能够析出大量水分,对混凝土水热化有明显减少效果。
对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而言,混凝土泌水现象的出现均会产生影响,与用水量相关,用水量越多,泌水量越多,影响混凝土的温度。所以选择低热水泥材料,并在混凝土制备中掺入减水剂,及时排出析水,可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2)合理选择级配骨料。骨料选择时,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模数2.8~3.0,细骨料中不能混入有机质物质;粗骨料可泵送时,宜选择5~20mm粒径的连续级配石子,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3)掺加粉煤灰。在制作混凝土时,将粉煤灰加入其中,对混凝土的抗震性、耐久性及抗拉强度都有提升作用,同时也可降低胶凝材料水热化显效,也可减少新拌混凝土泌水的情况。
(4)掺入石块。为减轻混凝土水热化现象,可在混凝土中掺入石块,石块添加前,要将石块冲洗干净。减轻水热化的原因为碎石块吸收大量热量后,对水热化有减轻作用,可预防混凝土裂缝病害的发生。
2.3 施工中温度控制
为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实施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2)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3)控制温峰过后混凝土的降温速率,控制降温速率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得到及时释放,对减少温度裂缝具有重要意义。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为保证对混凝土温度有效进行控制,对混凝土进行测温也是施工中的关键,所以对温度测量仪要合理选择,通常施工中主要采用预埋温度计、测温管等方法测量。在浇筑过程中,对均匀浇筑的部分,测温间距控制在10~15m,厚度较大部位可适当增加3~5个测温点,分别布控在混凝土的底层、中层、表层。在底层测温点布置时,适宜布置在距地面5~10cm处。
2.4 加强混凝土养护处理
施工结束后的养护工作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养护是否到位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从以下方面做好养护工作:首先,在混凝土表面抹面作业完成后,需将塑料膜覆盖在表面并洒水保持塑料膜湿润,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施工结束24h内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其次,为避免水化热因素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过早干燥引起裂缝发生,蓄水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养护中应用也比较普遍,通过在表面蓄积一定高度的水,发挥隔热作用,对龟裂、裂缝等病害有较高的预防效果。采用蓄水养护方式时,放水过程中速度要保持均匀,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起伏过大引起病害发生。养护过程中,时刻关注气候、温差等自然因素,防止风吹雨淋及曝晒,昼夜温差较大时夜晚要做好保暖措施。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比较常见,而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在施工中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类因素的影响,预防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出现,不断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锐.路桥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对策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0(1):204-205.
[2]郑焰,蒋晓瑜.道路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措施[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98(01):196.
[3]周浩然.路桥工程建设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J].工程管理,2020,1(1):25-26.
[4]李磊.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商品与质量,2020,(04):132.
[5]王红.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