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波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李波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是21世纪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当前我国的地质工程勘测技术呈迅猛发展趋势,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水工环地质,那么工程安全性就可以得到有力保障。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四川成都  611730
        摘要:目前,我国是21世纪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当前我国的地质工程勘测技术呈迅猛发展趋势,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水工环地质,那么工程安全性就可以得到有力保障。众所周知,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而且它还会对环境、人员、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去对其进行治理。本文阐述了水工环地质的基本概念,并探讨了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及相关应用策略。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治理;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破坏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威胁方面,体现在深层次的地质灾害方面,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带来的影响较为恶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极为必要。基于地质灾害勘察得到的基础资料,合理分析现阶段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内容,采取合理的工程治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起到灾害预防的作用。
        1地质灾害类型分类及特性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成效,我们应该针对地质灾害类型以及主要特性问题进行明确掌握,以便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灾害治理措施进行解决。以下是本文结合相关经验,针对地质灾害常见类型及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一是地震灾害。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地震灾害出现的根本成因在于不规则运动导致地震灾害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性与突发性问题十分明显,容易对人民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结合当前地震灾害预防情况来看,相关人员主张利用预测技术手段如地质勘查技术,对这一灾害问题进行准确预测与分析。二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灾害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工程项目建设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或者预期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地质结构会遭受来自施工方面的破坏,进而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一旦发现地面塌陷问题,不仅会对工程主体建设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三是滑坡与泥石流灾害。这一灾害问题基本上可以视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常见的问题。造成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多与工程项目建设以及社会资源应用等因素存在相关联系。针对于此,建议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问题的控制力度,防止地质灾害问题的频繁出现。四是地裂缝。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区域性断裂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问题。一般来说,地裂缝地质灾害出现通常与地下水运动相关。由于地下水开采过程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过度抽取行为频繁出现,长期以往,该区域的主体结构将会缺乏安全性,进而引发大面积地裂缝问题出现。
        2地质灾害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
        2.1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运用
        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给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现象。针对所发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可以通过遥感勘测工作作为引导,以地质环境勘察作为核心,以灾害点位测绘工作作为主要的勘测工作手段,并且配合使用相关的物探、钻探等作为辅助工作,有效做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对产生滑坡和不稳定性斜坡地段进行深入勘查和分析发育特征,为后续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通过剖面测量数据结果有效得出不良地质条件的具体分布位置以及分布规模大小等。
        2.2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结果的应用
        众所周知,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结果是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实现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注重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结果的应用,同时还要对其相关数据资料的应用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具体而言,有关部门在水工环地质的勘察以及相关监测数据的应用工作中,必须要注重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及转化技术,这样才能得出有利于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开展的一系列有效数据,从而使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一个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有关部门必须要注重对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利用,并构建出一个集水工环数据、地质灾害为一体的数据处理平台,这样一来,数据分析、数据转化技术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提高。
        2.3合理选择测绘方法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内部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较高,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出现,均与岩层内部应力、摩擦力失稳情况相关。为了采集可靠的数据信息,需要对测绘方法进行优化选择,梳理测绘方法在各环节的应用要点,提高测绘结果的实用性。在测绘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可供选择的测绘方法种类也在增加,如地质雷达技术、综合物探技术、瞬变电磁法、化探测绘技术等。以地质雷达技术为例,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介质对于电磁波的反馈情况分析地质分布情况。在具体应用中:首先,在作业区域摆放临时的雷达装置,将作业区域的杂物提前清理干净,减少其他因素带来的干扰。其次,启动雷达装置后向地下释放电磁波,地层内的不同介质在遇到电磁波后,会反馈出不同的波长,利用信号接收装置对其进行采集。最后,对于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去除掉其中的干扰因素,搭配数字化技术和BIM技术绘制区域地质分布图,提高测绘结果的直观性。
        2.4地裂缝与地面塌陷治理
        地裂缝问题出现常常会伴随地质构造断裂问题出现,为防止对该区域地质构造方式以及运行方式造成不利影响,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水工环地质技术,针对地下水运行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一旦发现地下水资源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开采作业活动,防止造成更严重的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存在异常数据问题的区域,技术人员应该针对该区域地面塌陷问题以及地裂缝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最好可以根据地质结构变化状态反馈情况,判断当前该区域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强治理过程。
        2.5全面推动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发展速度
        在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项更加先进的科技创新工作平台,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融合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保证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不断朝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上前进。首先,必须要充分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传统水工环地质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进一步完善;其次,在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全面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要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一些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勘测技术,对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全面勘察和分析。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仪器扫描技术,有效掌握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构成情况,同时可以使用物理探测技术,对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全面的地质条件了解,为后续的情况找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具备较强的不确定性和灾害不可估性,该情况的发生将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采取合理的地质勘察方法,对于区域地质信息进行细致分析,评估潜在威胁的发生概率和影响性,采取可靠的工程治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可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提升区域居民生活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余正满.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216-217.
        [2]李彦杰.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153-154.
        [3]宋宝业.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8,(04):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