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15年城市规划建设纲领文件的出台和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得到迅猛发展,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了装配式人才缺乏的问题,新时期的到来也灌输着产教融合的理念,这与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相匹配,从而选择产教融合的方法进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很多高职院校的选择,然而顺着时代的发展,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特征,因此想要增强产教融合的效果,必须以此为基础上寻求途径。正是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针对产教融合下的高职装配式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装配式人才;培养途径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以及主要特征简析
1.1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一词是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出现的新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源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上而来的,可以说是“校企合作”含义上的衍生,最早的这个是由西方美国教授福斯特提出的,并且在西方得以实践运行,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而在我国发展较晚些,从2005年才开始接触“校企合作”这个概念,直到2013年才诠释升华为“产教融合”但随着产业行业的细分化,这两个词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1]“产教融合”的本质是随着高职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办学模式,侧重教育层面,在生产实境中教学,教学中生产,双向互动的过程,促进理论实践结合,而“校企合作”则偏重企业利益,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待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后再到企业实践学习,这种多半是单向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党的十九大就有意把他们分开,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问题,这也暗示了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微妙关系。
所以,产教融合就是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的高度融合,,把产业与教学真正的结合,相互促进发展,从开始的单向活动转为校企的双向活动,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技能提升、经营管理于一体的行为,把职业学校办成为产业行经营实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基地,是现在高职教育探索的新办学模式。
1.2产教融合的主要特征
从产教融合的内涵中我们大概都能知道它的一些特征了,具体的总结归纳了以下5点:
1、两个主体,产业和教育业共同为该区域经济发力,最后达到协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界限趋于模糊,具有交错特征,融合使得产业和教育业相互融合贯通,真正的体现其融合的价值,诠释了产教融合的概念;
3、合作都是建立在利益需求上的,因而产教的融合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互惠互利,双方互利互补,各取所需,协同发展,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的平台可以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校知名度,而企业也可以获得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
4、“产教融合”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探索改革的新办学模式,是突破传统的单向思维模式,实现双向的活动,所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它的主要特征;
5“产教融合”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中的实践创新理论成果,不仅在理论上突破,而且在实践操作上也有更好的成效,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推广性。
二.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的新特征
产教融合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具体有以下几点:
1、高职教育“新常态”化特征。
随着“新常态”理念逐渐的社会经济领域的萌芽,与之相关的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也在不断的生根发芽,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对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就提出新的要求,“新常态”下各行各业都处在转型升级中,因此高职教育的对人才的培养上也要随之改变,把培养现代技术型人才作为重点,才能真正的满足当下产业的人才需求;
2、“三创”人才将应运而生。新时期下“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为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无一不是一种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战略的保障下,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产业技能方面能够全面的体验相关的工作岗位和责任,在实践中体验专业的管理,在实践中真正找出匹配自己专业知识的岗位,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有个精准的定位,如此一来,高职教育不是靠单纯的校园生活教学,而是借助产教融合的平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实践中,在社会中不断沉淀积累经验,才能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三创”人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供给侧”特征化。产教融合下的高职教育都是为产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高职教育的新特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社会产业发展与让技术、人才之间的供需关系上有良好的衔接,整合内外资源,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其符合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最终协调共同为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一份有效的保障。
三.产教融合在当前高职装配式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呈现的新特征来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相应的有效途径,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1、人才需求上,专业与建筑业高度对接。各大高职院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结构,专业门类规定要清晰,对不同建筑技术装配理论与实践教育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对未来就业方向有精准的定位,对所培养的人才要具体的限定在建筑业岗位范围内,这样就保障了学生的技能水平适应装配的需求,真正的促进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实用性人才,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明确建筑业对装配式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立完善装配式教学体系,[2]有针对性地进行装配专业设置结构,从而保障建筑业装配式人才需求;
2、能力需求上,课程与建筑岗位素养匹配。专业课程是传授学生技术知识理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载体,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因此它的精心设置在产教融合里是十分重要的,课程建设上要和企业的装配岗位相匹配,也要紧跟当地经济发展动向进行合理化的设置建设,这样才能体现产教融合模式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共同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各大院校可以在课程建设上及时淘汰旧时课程,可以邀请相关装配企业探讨当下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引入企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促进新课程的实效改革;
3、最后,应人才需求,教师专业和建筑业人才衔接。学生都是老师教出来,老师的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培养的方向把控和培养的质量。所以要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装配式人才,除了具备过硬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外,还要拥有能够将这些有效的转化为学生素质水平的教学能力,真正的让学生懂并且运用实践。而要实现这种能力,必须借助产教融合的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和企业人才的衔接,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产教师资融合”机制,通过选聘或者兼职的方式将建筑业人才引入学校的师资人才库中,提升整体师资素质能力,实现“双师”形态,构建新的建筑装配人才体系,共同推进装配式人才培养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目前建筑市场对装配式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而具体操作得以从产业和学校入手,双方密切合作,在装配式人才的培养上积极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完善装配式的各项教育实施标准,构建完善的装配教师认证体系,促进装配式人才得培养工作的有效进行,共同推进建筑装配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丹.“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概念辨析[J].职教通讯,2016.(15):48-49
[2] 周业梅.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环保建材,2018.(2):97-98
作者简介:
林申正(1983.07),性别:男,籍贯:四川内江,学历:本科,职称:讲师。
基金项目: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产教融合形式下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课程开发研究”(编号ybzyjg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