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财政所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档案管理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人工档案管理的缺陷。本文主要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
档案管理是直接关乎到我国事业单位的关键环节,并且和人民群众存在紧密的关联。在一直以来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者归纳出许多档案管理的方式,但是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普及,这些方式是落后的。因此,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探索,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1推进档案工作的现代化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档案工作的现代化需求开始不断增加。这是因为,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展开,以往相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亦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而就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档案工作一旦与信息技术结合,能够展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档案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可以使相关档案数据以信息化的方式存储。不仅是文字类的档案,音频、视频类的档案亦可以有效借助信息化方式进行存储。综上所述,以上的优势便属于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产物。可见,有效推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便有助于档案信息打破原有空间、时间的限制,使其能够快速实现共享。并且,依托于信息化建设创新的档案工作,还能使档案的整理、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这样不仅有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同时亦能有效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并使档案工作的人工成本得到降低,从而使档案工作能够有序展开。
1.2推进档案工作的标准化
档案信息化创新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来讲,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档案采集工作展开的时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满足用户的诸多需求,并且可以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存储工作。而对于以上的情况,便需要制定统一的档案标准,以此来契合档案信息化创新工作的展开。尤其是在存储一些非文字类的档案时,更需要档案馆制定统一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档案工作的展开。可见,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整个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发展,而此点对于整个档案工作的发展来讲,则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1.3推进档案工作的服务化
档案工作信息化创新建设,为日后档案工作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基础。因为,正是在档案信息化构架完成的前提下,档案管理人员职能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以往传统的档案人员,其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保管以及提供利用相应的档案资料,而在信息化建设完成后,相关的档案工作人员,职能上便由过去的保管、提供利用转变为采集、管理以及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职能。此外,因为档案工作本身往往会服务于科研工作的开展,所以,档案工作的服务化亦可以切实有效地为一些科研生产类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档案工作信息化创新建设,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整个档案工作向服务化发展,这成为档案工作信息化创新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
2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信息化意识薄弱,不重视推广实践
现代化的发展迅速,档案信息内容庞大,但是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较差,不能意识到信息化操作的高效快捷性。很多管理人员停留在简单的电脑录入、传输,不具备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理念。因为缺乏重视,导致企业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分配较少,进而影响档案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推广,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影响了提供完善的服务功能。
2.2制度建设欠完善,管理行为不规范
一直以来,单位中并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严重阻力。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应用于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够成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化落实保障制度,对档案的管理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档案管理需求。长久以来,很多部门没有专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运营维护机构,资金、规划、监管都不能有力保障进行,导致信息化发展缓慢,且秩序混乱。
2.3软硬件设施落后,档案存储效果差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资金,用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落实不到位,数量不足且配置较低,亟待替换和升级。硬件设施一般功能不足,识别度较低,应用到档案管理中的存储等软件和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含量低,不仅存储安全性能差,存储量与占用量大,跟不上现代档案信息化高密度处理的步伐。
2.4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差
现代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不足,管理团队中大量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以科学、先进的思想指导工作开展。管理团队中,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素质的人员占绝大多数。对于档案管理软件不懂、不问、不学习,只能完成简单的操作,无法将先进设备和软件的作用发挥出来,也不能上升到科学管理的高度,严重影响着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应用程度。
3改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相应措施
3.1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头上,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推动自来水公司的发展。首先,管理部门要优化档案管理部门与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顺畅性,进而提高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同时高层人员也要建立电子监管体系,对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监控,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真实与准确性。其次,管理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与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进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最后,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设置权限,以此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为后续的利用提供保障。
3.2从硬件、软件方面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想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为档案管理部门增加扫描仪、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计算机等多项硬件设备,有条件的项目可以建立稳定的局域网,购买或组织开发档案电子信息化系统,构建稳定的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做好信息化改革的准备工作。其次,档案管理工作中选择软件也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能够选择较为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仅可以使电子文件的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而且可以借助软件实现电子文件的整合,这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再度利用,也能为今后的发展创造巨大的文化财富。
3.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档案数据库
在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数据库是最基本的举措。因为建立档案数据库需要耗费大宗金额的资金,数据库构建较为费时费力,对基础设施要求高,在数据库建好后,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数据库的维护,这也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和人力,所以加大档案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立数据库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工作效率,迎合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的要求。
3.4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是档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做到引培并举,重视引进懂档案又熟悉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同时要重视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鼓励职业院校和档案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原有档案人员教育培训,加大档案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注重加强对在岗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等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需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4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巨大便利,不仅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社保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就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秀丽.关于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8(06)
[2]严统一.推动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构想[J].办公室业务,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