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刘素芳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刘素芳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发电系统主要是将自然能源转化为我们日常工作以及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能。
        身份证号码:13092819790506XXXX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发电系统主要是将自然能源转化为我们日常工作以及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能。当前对于电能的调整还有控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对于电能的传输也减少了很多的人工参与,能够基本上实现自动化收集以及运算处理各种信息数据,实现对于数据信息的自动化检索分类处理。
        关键词:自动化检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为电力系统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工程结构也比较复杂,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电力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电力自动化技术
        (1)智能化: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积极实现现代工业智能化转型。在电缆工程中融合智能控制技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我国不断加快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电力系统故障,减少电力工程的故障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动态监控:利用传统监控技术的过程中,人力消耗情况比较严重,工作人员不够重视监控技术,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很难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利用动态监控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GPS和SCAD,保障监管效果,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测量各项数据,利用动态监控工作,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人力资源消耗,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效率。(3)自动仿真:因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结合电力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工作人员利用自动仿真技术,可以高效整理各项数据,通过仿真模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合理处理各项问题。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途无量,它的操作也十分方便并且可以迅速地收集许多信息,及时地调整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自身的功能发挥出来。电气自动化大多用在日常设备的维护,它减小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简化设备的运行程序,解决了电力系统中符合超载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过程的高成本。其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到许多领域当中,普及的速度快,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走出国门,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国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3.1发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护技术
        (1)维护电力系统自动化微波中继技术。电力系统的通信干线当中利用微波中继技术,能够进行远距离通信处理,从而确保了对重要信息的合理化传输。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维护管理工作,利用微波中继站来进行优化,合理化设置通信干线,实现对于干线的自动化监测,防止在电力系统正常运作过程中出现通信故障问题。(2)以太网远程技术。以太网远程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光纤通道来进行自动化维护管理工作,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在光纤通道当中进行安装光纤收发器并且设置以太卡。而以太网远程技术能够在网络速度过快以及安全性能过高时,实现点对点的有效连接。(3)电力系统自动化拨号远程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当中,电话拨号远程技术是属于一种基础性的技术,这一技术操作方便、快捷,在实际工作当中,工作人员还经常将该技术和其他技术进行搭配使用,从而实现系统化处理。
        3.2现场技术的自动应用
        在电力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总线的铺设和控制逐渐成了电力工程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众多的仪器设备来对电力工程的项目实施检测,从而保证不同的电力设备之间信息能够高效地传输。这些用于检测的设备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现场实施控制时,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智能收集。

电气自动化现场技术的自动应用能够对一些认知因素问题有效避免,有着一定的应用优势。分散测控系统是电力系统发电环节中常用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技术,它是由众多通信和控制设施组成,这些设施能够对发电厂的发电过程进行高效检测,确保发电平稳。
        3.3电网技术的应用
        我国针对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问题实施大规模升级改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内部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融合,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也在这一背景下实现较大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整体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各类系统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电网整体管理与调控难度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供电服务的稳定性,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同步强化通络通信技术的融合,并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特征与优势,实施更为完善的电网技术建设工作,依靠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全面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工作。
        3.4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我国耗电量不断增加,同时也随之改变整体负荷,电力企业需要提高电网功率因数,保障误工补偿的高效性,降低电能损耗,发挥智能化设备的作用,使电网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满足用户电力需求。在电力工程中原来主要是利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利用三相电容采集信号,三相的无功补偿需求是不同的,利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不利于平衡电压,同时也不利于监督检测配电工作,不利于发展电力工程。利用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可以优化低压无功补偿技术,结合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有效监控负载变化过程。联合分相补偿和三相共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电网负载,合理利用分相补偿方式,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电网经济性不断提升,维护三相状态的平衡性。
        3.5在诊断设备故障上的应用
        当电气自动化技术监测到危险性大于设定的阈值以后,就会向管理人员发出信号,就能够对电力设备作出有效处理。而一些比较高端的自动化设备在面对故障时,甚至可以实现自动处理。这种故障诊断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相关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电力设备多种多样,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性能也在不断地改善。例如,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排查时,自动化系统决策往往是在设备正常数值和状态下进行判断决策,有着更合理的应用监测,而且电气自动化设备还能够智能化地对故障数据进行记录保存,为之后的人工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如果监测数值超过正常数值范围,自动化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且自动制订出相关的应急方案,对相关的设备诊断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电力设备在故障来临时进行监测分析,还可以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下对一些故障进行事先诊断。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将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数值和正常数值进行对比,来判断其有可能对电力设备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要求,来对一些数值调大或者调小,能够有效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运行。
        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电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厂应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合理应用自动化。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建设智能化电厂,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6):34+37.
        [2]姬晨曦.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冶金管理,2020(15):45-46.
        [3]刘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电子世界,2018(07):166.
        [4]马爽.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6):74-75,78.
        [5]张忠稳.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