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植物优化配置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刘飞龙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园林景观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山东京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园林景观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园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城市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以及城市历史文化因素,要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优化结构分布,全面提升园林植物景观效果。文章对于园林植物优化配置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措施
        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1植物对环境要有良好的适应性
        园林设计中面对的最多的就是植物的选择问题。植物种类繁多,就需要综合考虑植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在选购植物过程中,要做到品类齐全,还要高矮、大小、花色等各显其色。同时,还要考虑本地的人文特色,融景观于一体。本地生长环境下选择的植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植物存活率大大提高,还彰显了当地的城市特色,把城市影响力提高。植物对本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才能提高存活率。每个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之初都会确定一个主题,然后以这个主题为干线,围绕其展开园林植物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要充分的与主题相适应,并且还要在生长习性方面与其他植物相适应,形成良好的呼应。植物的配置既要突出主题,又要与整个园林中的植物互相协调。既能够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在视觉景观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园林植物的挑选要多样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对本地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
        1.2协调统一性
        在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上,也要考虑到生态与艺术协调统一性的要求,以建立适应当地的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为前提,按照一定的艺术手法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第一,要保证各种植物配置的动态性和均衡性,在配置的过程中要实现植物整体姿态的协调,同时考虑到季节变化的影响,使一年四季的植物都能在园林中得到很好的生长,保证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当中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第二,在植物的层次性、系统性的搭配中可以采用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如让高低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花色、叶色不同的植物进行对比搭配,用颜色比较浅显的植物烘托叶色比较艳丽的植物,达到以绿色衬红花的一种效果,使园林绿化的主题更加突出,使植物之间的配置呈现出一种起伏感及韵律感。同时可以将花色、花期不同的植物进行相间的搭配,保障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各种植物的组合形成的群落能够真正成为一个艺术性的景观,错落有致、丰富多彩、主题突出的效果,给人的视觉带来更具冲击力的美感。
        2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2.1地域特色不明显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看到城市更深层次的发展效果。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对美的内涵的认知已经上升到表象之外的东西。这就给城市规划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能代表我们城市的的园林景观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地标。人们的审美在改变,但地域特色不能消失,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要在这些基础之上建设本区域的特色景观。规划设计实施到后期绿化管理都要加强景观对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比如后期的绿化管理,就一个简单的植物修剪,在外形上就充满了想象,也更能体现地域特色。
        2.2美学功能发挥不足
        园林景观有其社会价值也有经济效益。城市发展促使园林生态话,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环境。所以,园林绿化工作在发挥其物理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园林绿化水平还欠佳,在选择植物时一味追求生长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降噪效果好,吸尘功能强的品种,但不充分考虑所选树种的美学,是否相互协调。

在布局上,简单没有艺术的想象,形式单一成直线、矩形等,还没有背景衬托,没有错落有致,没有色泽的主次,降低审美效果。
        2.3绿化效益与投入不相称
        园林景观有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绿化工作也应该考虑投入产出比。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选择植物时根本就没有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使得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净化效果也无从谈起。再就是前期规划设计有问题,空间布局和密度控制不合理,也阻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还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此外,万物优胜劣汰但也有相互生存相互依赖的影响,所以要做到园林绿化的最大效益化。
        3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优化配置的具体策略
        3.1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
        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生长特性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关键所在。每一种植物都有自身的形态和特征,园林设计中应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了解植物对土壤环境的适应能力,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根据酸性环境选择喜酸的植物,碱性环境选择碱性的植物,科学合理组合植物群落,最大程度的发挥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3.2营造比例均衡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搭配要比例均衡,凸显其层次性系统性还协调统一性,这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关键所在。一是,通过丰富植物的种类,选择多组合搭配,并适应一年四季气候条件达到时时刻刻都能观赏。二是,考虑植物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均衡。不能盲目追求花贵花多为好的陋习。三是,考虑到各种植物之间的共生共长问题,从不同层面相互搭配,提升观赏性和艺术性,并能长期保持这种效果。
        3.3彰显园林植物的艺术特点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就是为了彰显园林植物的艺术特点。园林是通过设计师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综合全面的艺术升华,而在园林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植物配置。运用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特征,不同季节的变化,加上丰富的艺术想象彰显园林植物的艺术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设计让园林生态更具科学合理,让自然科学与美学更趋完美。
        结束语: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植物是最为基础的要素,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所以要注意对植物的合理搭配。园林植物的配置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全面因素来考虑,在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状况以及周围环境了解后,合理选择适宜的植物,能够适应植物的生长习性。在满足植物基本生长的基础上,要考虑到与整个园林风格的搭配,充分展现出植物的艺术性,能够在美观度上给人们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植物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保证合理空间布置的基础上,提高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优秀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同时还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要不断提升植物配置水平,为城市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蕾.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3):59-60.
        [2]韩英超,张美祺.分析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32+34.
        [3]邱明,严国泰.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黑龙江科学,2016,7(24):86-87.
        [4]刘巧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现代园艺,2015(04):61.
        [5]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48-54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