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湖南省长沙市 410117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扩张,环境工程数量不断上升,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也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点,如果无法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整体质量,那么项目的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本文对环境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和安全管理展开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可以给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环境工程项目工程量大、施工人员众多、施工技术复杂,同时施工期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为此需要管理人员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但在目前,一些环境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这导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大打折扣。落实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环保行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也是维护居民人身财产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强化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 环境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
1.1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环境工程是面向社会的工程,其使用对象为人民群众,为此建设期间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方向,它规定了管理工作的核心与内容,管理人员执行监理工作需要依靠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但在我国的施工行业和监理行业中,企业之间的体系存在差异,有的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且较为落后,造成管理工作的漏洞,管理人员在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往往没有科学办法可循,管理的力度、深度、宽度都不够理想,工作效率低下。
1.2 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
管理人员是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个人能力对工作的效果影响较大。环境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需要高职业素质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需良好掌握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国家标准等。但由于环保工程行业市场较大,对监理人员的需求量较大。施工企业急于招收人手,降低招聘门槛,导致部分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进入行业。这部分人群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深刻认知,管理办法也不够先进,对施工技术一知半解,难以洞察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环境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增加。
1.3 安全管理不到位
环境工程的建设周期长,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早日交付工程加快建设进度,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过大,在疲劳困顿的状态下增加了施工风险。此外在一些工地上,管理人员不能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导致施工人员不遵守管理条例。施工现场还存在未张贴安全警示标语、施工前未检查施工安全装置等等现象。在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下,造成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加。
1.4 环境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环境工程在很多大中城市的展开,使得环境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等不足。一些施工单位和企业由于缺少工程项目安全和管理的专业人才,聘用工作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管理人员,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和技能与岗位不相匹配。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专业经验不足,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技能不过关、工作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过程的安全隐患。并且安全施工管理人员不具备发现隐患风险的能力,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最终酿成严重的安全施工事故。另外,施工单位缺乏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没有采取相应的科学的措施,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导致环境工程施工的安全障碍。
1.5 质量管理不到位
环境工程的质量是施工的关键,这决定到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在目前,一些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未落实供应商审核工作,从劣质产品厂家处购买建材。或者采购人员对环境工程技术缺乏了解,购买的建材达不到工程要求。在这些施工原材料入场时,检验员没有严格把关抽检,导致劣质原材料流入施工场地。
2 强化环境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的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与监理机构必须认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参考国内外优秀的环保工程企业,借鉴其管理体系,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完善制定出更为科学、健全的体系。摒弃落后的管理方法,改进不全面的管理条例。在体系中应体现出时效性和预见性。时效性是指快速、高效的管理工作,在体系中优化、简化上报流程,当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时与直接负责人联系,确保能及时采取控制手段,避免事故持续恶化。预见性是指体系要求每一个环境工程项目都需要制定紧急预案,分析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2.2 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环境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管理人员执行,环保行业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外招聘时考察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应聘者需掌握施工方法、管理方法、安全知识、环保行业质量标准等等。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加强考核与培训,让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办法。环保行业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3 加强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上适当调整施工进度,不能一味地注重建设速度。合理安排施工内容,让施工人员保持充沛体能,以饱满的精神开展作业。管理人员落实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其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违规操作。在施工前张贴警示标语,设立警示牌,检查施工保护设备的可靠性,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2.4 强化工程安全监督工作
在环境工程施工中,监理部门的参与和指导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进度。监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执行国家的相关施工规定,科学落实政府的监管工作,避免工程监管的空心化和边缘化。
2.5 强化材料及设备科学管理
关于材料和设备的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作为施工的基础,材料和设备的监管应该到位,避免出现细节性的问题,影响到项目整体。应该落实施工现场的防盗工作,这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将施工材料适当的整合,实现统一的监管和保存,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看管,在未经过相关部门允许的情况下,严禁随意取用材料的情况,特别是施工设备,若是随意的将其移动,势必会造成其损坏,严重时威胁到项目施工进度。设备交接手续需要齐全,相应的使用规范应该重点强调,特别是造价相对昂贵的大型设备,需要保证其不存在故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落实交接工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使得设备被损坏,影响到项目的安全。
2.6 加强质量控制
质量是环境工程的基础,施工方一定要加以重视,加强质量控制。对采购人员加强管理力度,要求其做好市场调查及供应商管理工作,技术部对采购部提供技术支持,确保采购建材合乎工程要求。要求供应商送样,质量部对样品进行检测,样品合格后方可批量进购。批量样品入场后进行抽检,确定合格方可入场。原材料管理人员加强储存管理,避免外界环境对原材料性能的影响。
3 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工程的质量管理不到位将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危及社会群众安全;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将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要重视环境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实现环保行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代海燕.环境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策略探讨[J].环境工程,2020,267(09):276-276.
[2]顾亚民.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周刊,2019,(32):P.14-14.
[3]吴萌霖.刍议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J].农村科学实验,2019,(11):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