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土工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不同的建筑构造其混凝土施工方式和要求各有不同,而本文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例介绍混凝土土工施工技术,该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一类,实体结构采用现场浇筑的形式,大部分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为C30,主要施工材料为砂石和水泥材料,有些结构部位还会加入钢筋,在施工时会依靠模板体系来控制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浇筑完成后还需及时养护来避免质量缺陷,施工工序较多,为了达到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国家标准,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可塑性等方面优势,必须针对不同的施工内容进行必要的施工管理,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逐渐朝着高层化、大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其工程结构也越加复杂,对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旦发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需要严格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通过深入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的质量影响因素及相关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对这一技术的认识,促进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水泥中水分蒸发化热的影响
根据混凝土冷凝的物理原理和混凝土化学成分原理,凝固过程中的水化过程由于其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该部分水化热量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不断变化并且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并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较大,热量难以透过厚厚的混凝土层而散发,则会导致建筑结构中心温度高,而表面温度较低的状况。根据力学和热学的相关原理,若温度差为内高外低的状况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产生压应力,最终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形状与预设方案有所出入,并且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1.2缺少专业人员
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前期的设计、到中期的施工、后期的完善,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而在关键的施工环节,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有时甚至要由专业人员亲自施工。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众多,但具有专业从业资质的人却很少。这就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混凝土的配置上,建筑物的用途、所在区域、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不同,混凝土的配置就应该有所区别。使用原料的材质和配比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做到“因地制土”。此外,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对相关设备操作不熟练,也会对后期的施工造成影响。
1.3材料因素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施工材料,其中包括了模板材、砂石、水泥等等,需要保证这些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否则将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在施工材料的配比设计中,若是配比设计的参数不够合理,势必会影响到施工材料的使用效果,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比如在水泥与砂石配比参数不合理的情况下,混凝土的黏合力将受到较大影响;在水灰比与水泥强度不够合理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将受到较大影响;在水和水泥掺杂不合理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较明显的泥浆现象,难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制比例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水泥和水的使用量,在满足工程设计强度要求的基础上,抑制水化热反应,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配制效果,优选矿渣水泥,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一方面,优化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另一方面,减轻混凝土泵送压力。总之,优化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减少水泥损耗量,增大表层混凝土强度,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概率,改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维护整体土木工程质量安全。
1.2注重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中,温度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控计算的实质是掌握混凝土结构内部温的具体的变化规律。当然,理论与实际施工操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影响,因而温度控制无法实现百分之百达到某一标准范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温度进行监控制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实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有关团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结构裂痕的产生提供重要依据。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情况可以采用降低浇筑温度和水管冷却两种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根据经验,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环境温度一般不可>28℃。若混合材料中含有石子和黄沙的成分,应防止浇筑过程受到阳光直射,可以采取棚下浇筑的处理方式。若环境温度较高,则可对原料石子进行浇水进行温度控制。并且混凝土的输送泵上还应设置遮阳泵。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体积较为庞大,在浇筑过程中,若缺乏人工冷却的相关措施,令其天然冷却,则这一过程将会变得十分缓慢,以理论值计算这一冷却过程可能达到几年时间之长。因此,采用冷水水管方式来对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部件进行降温,可以有效降低基础温差,控制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裂痕的产生。
2.3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浇筑过程,首先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工程结构、钢筋疏密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式进行浇筑施工,在不同的施工位置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取得更好的浇筑敁果。在底板的浇筑时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完成,平面分条、斜面分层操作,通过底板下口进行浇筑操作,施工过程循序渐进,在每一层的操作过程都要按照仍下向上、找坡浇筑的模式进行施工。同时,在层间浇筑的间歇过程中,如果间歇时间过长或者超过了混凝土刜凝时间,则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确保在浇筑施工的可靠性,更好地改善施工质量。
2.4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要求土结构进行彻底的养护,该环节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凝固后出现裂缝问题,所以需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型,另外需要对温度的变化加以重视,要求施工人员利用降温方法,避免由于温度差异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在养护期间需要选择合理的保温材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保温之后对模板拆除。施工人员要考虑到气候条件以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而保证养护环节的科学性。可以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定期(持续时间至少14天)对表面进行喷水,以此起到降温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在全国的城镇地区大肆兴起,可以明显地看出土建工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其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自然引起了广大同行和社会人士的关注,鉴于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自身特性,混凝土结构既在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考虑到这种复杂情况,为了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及时处理突发问题,从而在建筑行业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丽,王东东.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的探讨[J].东方建筑,2017(8):126.
[2]西水柳.建筑工程中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看世界,2018(7):231.
[3]文德亮,窦傲华,段林波,等.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施工方法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8,(2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