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10619891009XXXX
摘要:当前,人们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不断增长,主要体现在对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性、美观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要求使得建筑公司不断优化其建筑结构的设计。同时,有效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还可以显著控制工程造价,从而为建筑公司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程造价
引言
在工程项目当中,虽然设计部分的费用占总体费用的比例较低,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按照设计方案得出的项目决策完全正确,则工程施工中的结构设计将会对后续工程造价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说明结构设计阶段是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重要阶段。工程项目中的结构设计能够充分实现项目最初的设计方案,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结构的安全,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应当合理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将设计者的项目构想以实体化的形式呈现在施工蓝图当中。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的总体费用,其中包含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可行性验证、方案论证等。根据项目工程的不同阶段,其造价成本占总体比例也不同。为实现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的经济效益,本文将论述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思路及对策研究。
1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1.1影响投资安排
有些建筑企业为了增大经济效益、赢得市场竞争力,往往会在工程实施准备阶段,极力缩减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首先要按照工程项目的有关结构设计来把控建筑施工整个过程的具体投资。其次,联合建筑工程中的有关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就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沟通、协调。最后,合理选择施工原材料、调整施工标准。在实际施工中,结构设计会影响工程造价,同时主体结构涉及的钢筋绑扎方式也会影响工程造价。所以,应按照建筑工程的具体结构设计方案来合理选取钢筋原材料、施工作业方式,从而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1.2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内控执行力
如今,建筑工程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工程造价项目对建筑设计中的内在执行力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工程造价工作。目前,很多企业对工程造价控制缺乏执行力,导致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工作中缺乏定位,造成工作中出现漏洞,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
1.3结构设计过程对工程造价成本影响
通常一栋建筑的结构涉及成本在建安造价中接近一半。工程项目一旦施工图完成,既成事实,往往没有时间优化修改,因此结构设计的具体过程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具体过程当中,工程造价也会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方面是对结构细节的处理。在相似的工程中,不同人设计的结构图纸常常存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造价成本差别。有的设计人员能非常好的控制含钢量和砼用量,达到可观的成本效益,节省造价;有的设计人员总觉得要设计得大一点、多一点,结果导致耗费大量的结构材料,可以说钱花的不是地方,而该省成本的地方花多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结构设计过程粗糙,把控不细致。例如地下室抗浮设计时,在没有工期的压力下,如果能仔细考虑采用较小直径作为抗拔桩,而非习惯性的采用一柱一桩,往往可节省桩的造价和底板的造价。又如常规矩形柱网中布置梁时,应优先长跨方向设二道次梁,用短跨作为主框梁,这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第二方面是有无结构咨询单位的介入。有时仅靠设计单位主动控制结构成本的效果是有限的。因此在施工图出来前,甲方委托第三方咨询单位深度介入设计过程,对计算和图纸进行同步优化工作,及时提出优化意见,能对结构成本的控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节约工程造价。反之,当甲方没有引入咨询单位时,最终工程造价成本可能会更多。
2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方法及对策
2.1优化建筑的结构设计
当前,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不同于寻常建筑,它们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但是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其工程造价非常高。因此,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没有特殊的需求,一般不建议将建筑设计成特别的结构,常规化的设计会大大降低工程造价。当前,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般采用框剪结构,这种结构的灵活性比较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是大多数建筑的首选结构。在框剪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只要确保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认为该框剪结构符合了基本需求。同时,在进行常规化建筑设计时,还要考虑建筑的作用和地区的特点,利用地域特点来降低工程造价。
2.2优化结构设计造价
由于客户需求的变化及建筑物的外部不规则且复杂,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时,应分析以下因素以确定建筑物的外部要求,即与平面图、内部和空间高度的使用功能保持一致。其主要原因为:①建筑物的结构系统。②建筑材料的使用。③零件的放置。④零件的选择。⑤力的传递路径。在设计建筑物结构时,如果设计者没有适当地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则建筑物将受到规则的限制,并且将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设计人员可以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使设计的建筑物满足外部要求,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2.3推行限额设计制
为了充分发挥有关结构设计在工程造价管控上的功能作用,则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创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建筑结构规划设计制度。有关施工方可采取公开竞争的模式,从诸多结构设计规划方案中择优选取。基于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再以此推行限额设计制,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顾名思义,限额设计就是基于工程造价来规划各部分投资比,进而设计、收费,有效控制各个部分工程的造价资金。此外,在建筑工程中,基于以上的结构设计模式,有助于施工方在具体设计中按照工程实际造价来灵活调整设计方案,做好必要的修改,从而通过结构设计来合理配置施工原材料,有效控制和把握工程质量、进度与造价。
2.4优化建筑设计的管理方式
建筑设计是建筑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增加。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设计要想得到优化,那么就必须重视建筑设计的管理,它是保障建筑设计科学合理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的建筑设计管理机制,有利于建筑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降低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在优化建筑设计管理机制时,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法人机制,保证整个建筑设计过程拥有负责人,负责人对建筑设计方案负责,并且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法人可以根据整个项目的特点,对建筑设计进行分组,把具体责任细分下去,保障对整个建筑设计阶段的有效管理。同时,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设计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工程造价方面的人才。在进行建筑设计管理时,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此外,建筑设计的管理还要对整体的施工流程进行设计,保证在实际施工时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施工,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结语
工程造价成本是工程项目中始终贯穿全过程的内容,在完成对项目的决策后需要对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关键环节——结构设计阶段进行控制。为更加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本文根据优化思路,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在实际优化过程中还应当合理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实现甲方需要功能与经济成本相结合的有效管理,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舒红蓉.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
[2]周正海.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
[3]李骏.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成本控制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
[4]祝捷.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方法及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14(8).
[5]蒋根谋,熊燕.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