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流马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园艺,推进魅力城乡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农艺工作者的努力,近年来国家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逐渐落实,再加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农艺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会对生态农艺发展产生危害,因此创新农艺师的工作路径势在必行。基于此,重点分析农艺师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农艺师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艺师;工作创新;发展
由于城市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人们生活的诸多不便,农艺师作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而农艺师能为城市的环境改善带来更多的活力,为乡镇的旅游观光业贡献一定的力量,也逐渐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农艺师的农艺技术能够提升城乡的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建设,而基层农艺工作事业需要大量的农艺师参与,保障乡镇的农艺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1.农艺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技推广相关政策存在缺位现象
我国基层的农技推广与普及工作困难重重,由于乡镇领导每隔几年就会轮换一次,其所倡导的农技推广相关政策很难得到贯彻。农技推广的资金投入欠缺,限制了基层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层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艺师的社会角色较为尴尬,得不到大众的尊重。某些农艺师工作时不能做到尽心尽力,未能充分发挥农艺师的自身价值,农艺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1.2农艺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农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农艺师的需求,农艺人才的紧缺问题也没有引起基层政府的足够重视,这些情况导致专业的农艺师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进而导致农艺服务的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农技推广的力度。由于大批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现阶段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大多都是身体较弱的老年人或者是不具备体能优势的妇女,农业生产的效率不高,这些现状降低了农村农艺师的工作热情。农艺师较难从工作中感受到成就感,长此以往,工作的责任心便会逐渐下降,制约农技推广的实际效果[1]。
1.3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机会较少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农艺师从业资格考核制度,并且有较为系统的从业资格考试,然而也难免会出现少数滥竽充数的农艺师。为了保证农艺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为了保证农艺师的知识技能与时俱进,需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机会。但现实情况下,农艺师每年参加专业培训的次数屈指可数,基层的农艺师在从业生涯中仅有三五次培训机会。大多数农艺师都需要与农民直接或者间接打交道,因此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更应该具备随机应变的实践能力。但很多农艺师只有系统的农业理论知识学习,却缺乏充足的实践经验,很难在农民中树立起威信。
2.农艺师工作的创新路径
农艺师属于农业系统职称的一个级别,主要就是掌握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就是从事良种选育工作,正确引进优良品种,确保繁殖和生长调节等农业生产活动可以顺利地开展。在现代城市建设时期,农艺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城市绿化工作,借助科学的规划以及设计,实现对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农艺师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术,而且需要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掌握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农业生产特征,因地制宜设置合理的城市建设绿化计划,指导农业生产可以顺利地进行[2]。
2.1加大加快农艺技术在基层推广的力度
农艺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发展、建设生态乡村的关键措施之一。我国在农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些优越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但农艺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工作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制约了农民熟悉农技的脚步。农业技术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一定要加大加快农艺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力度,农艺师在农艺技术的推广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要率先牢牢掌握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尽快传播给基层的农民,使得农民能将该农业技术应用到实践生产中。为了加快农艺技术推广的步伐,基层的农艺工作管理者可以组织构建农艺技术宣传小组,不同的小组担负不同的宣传任务,为农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宣传农艺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较快地尝试运用最新的农艺技术。
2.2建设更加完善的农艺服务体系
农艺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农艺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完善的农艺服务体系是农艺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农艺师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农艺服务,而农艺服务的工作能否进展顺利,与农艺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存在直接关系。目前,我国的农艺工作服务体系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建立一种具有全局性的农艺服务意识,为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做整体性的规划,并安排布置专业人才实践该规划部署,将规划部署落实到细节,各项具体的工作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手中,从而保证农艺服务工作的逐渐完善。为了督促农艺工作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农艺工作的管理者要做到全程的监督,从而保证农艺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3]。
2.3提高农艺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才是一项事业得以发展的根基,农艺师的队伍素质直接决定了未来农业发展的高度。加强农艺师的队伍建设,提升农艺师的整体水平可以为农艺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人才基础,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农艺师整体水平的提升。1)加强基层农艺师的专业培训,为农艺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定期举办一些技能大赛,督促农艺师不断提升自我。2)通过富有吸引力的年薪等优惠条件吸引农业农艺专业的毕业生以及具备农艺服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农艺工作中来。新入职农艺师实践经验不足,可以给予新入职农艺师更多的关注,鼓励老师傅指导新入职的农艺师,使新入职员工较快地适应新工作,为他们创造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新入职的农艺师热爱上农艺服务这一职业。还可以聘请省市级的优秀农艺师对基层的农艺工作者开展农艺知识技能的相关讲座,使得基层的农艺师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最先进的农艺技术。
结论
简而言之,近年来,某些地区只关注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引发了突出的环境问题。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给大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农艺师的工作为高楼耸立的城市带来了生机盎然。然而现阶段农艺师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农艺师的工作价值还未得到彻底展现,农艺师需要创新工作路径,建设更加完善的农艺服务体系、加快农艺技术在基层推广的力度、提高农艺师的队伍整体素质等。创新农艺师的工作路径,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何录娟.基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农艺师培养研究[J].乡村科技,2019(12):13-14.
[2]云南省农学会表彰云南省首届百名农技推广大使[J].云南农业,2019(1):32.
[3]钟军.大力培养农艺师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