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省潮州市 52103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国务院又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在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特色文化视野下,各高校教育需要紧扣课程思政核心思想,把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本文将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思政课程;艺术设计专业;融合
1、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
一般情况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正处于18~24岁的年龄段,生理上已经成熟,思想上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高校不同艺术类专业的定位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以应用型技术类大学为例,此类学校在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立足学生自身,培养具备良好道德素养、职业道德的“专业接班人”。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大多自由散漫,不喜欢条条框框,对待专业课较为认真,对待文化课尤其是思政类文化课形成“敷衍了事”的学习状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多自我意识较强,不愿受约束,想要突显自我、展现个性。
2、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情感越来越淡薄。用好思政教育课堂渠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传承观念,更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思政教育内容包含文化价值、民族内涵、时代传承、红色历史等。对于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等,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成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政课程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性大。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思政课不仅是提升学生自身思想素养的有效途径,其内涵要义与艺术的本质也有着某种层面的联系性。把握好这种联系,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提升和能力提高。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3.1、理念创新
从具体分析的角度来看,当前本科艺术类专业教学实践中所涉及的思想政治内容存在不足,观念创新不足是主要原因。从具体分析的角度来看,理念创新包括两个方面:(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强调思想政治内容的整合。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教学实践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一个情况,思想政治内容是综合的,它涉及的内容也相对较小,和集成的专业内容和思想政治内容不能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导致分离相关的教学,所以学生拒绝在相关学习心理学。(2)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更多的新方法、新模式。随着整体教育环境的进步,教育技术的多样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就必须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学习先进优秀理念,实现自我理念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教学的创新绩效就会更加显著。在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在新理念的应用下积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国内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国外进行比较,让学生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学生学习对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进步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意识激发后,学生的相关学习也会更加积极。总之,通过国内外专业发展的比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想”的效果将更加显著。
3.2、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
为了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以艺术设计课程为例,在教学思路、方法、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在探索中前进。以往教学中大都以插画的相关知识、分类及应用为主进行讲解与实践,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从学生的反馈及教学效果来看尚可。但现下企业对设计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其专业技能过硬,更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首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面向设计行业进行择业,设计师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而现在设计类专业大多为“90后”“00后”的学生,生活条件相对富足,吃苦耐劳精神相对欠缺,“坚持到底”的毅力较弱。其次,诚实守信,为人真诚。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诚实待人,才能更好地赢得客户的信任;只有为人真诚、认真负责,才能得到同事的认可,更好地融入团队。最后,积极探索,有创新意识。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勇于探索,积极思考,以开放的视野来完成工作。结合以上这些方面,艺术设计课程可以在教学思路上,探索将用人单位的诉求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将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等融入实践教学。
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实践环节,不仅是对设计元素的实践应用练习,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学中,将企业项目、大创项目、竞赛引入课堂,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解决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问题。应该说,艺术设计在保留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以实践制作的形式引入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思考,探索了平面图像背后的意义,而且提升了其精神素养,从而达到了思政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意理论课程的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的产物,专业理论和思想方向之间存在着引领和被引领的必然关系。若高校能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专业课程的教师思想建设、教学内容革新和评价体系创新三个思政方向的关键性问题入手,探索一个可以容纳和融合专业创新理论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框架,因材施教,把立足于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设计专业创新创意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方法中,就能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的作用和领头羊的影响力,进而推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高兰英.意识能动性视域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反思——以“广告美学”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0(11):131-133.
[2]李静.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36-237.
[3]刘正军,徐雨.艺术硕士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究——以艺术设计学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5):136-137.
[4]肖硕武.立美育德:新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7):117-118.
[5]王璐阳,连建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探究——以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艺术设计系“全国样板支部”建设为例[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28(0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