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煤层水影响底鼓治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周拓疆 汪道华
[导读] 摘要:巷道底鼓一直困扰着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底鼓现象越来越多。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  河南义马  472300
        摘要:巷道底鼓一直困扰着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底鼓现象越来越多。在侏罗纪煤层底板软岩中,受水影响产生的底鼓更为突出,不仅增大巷道的维修工程量,而且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底鼓   构造应力  安全生产
        1 前言
        巷道底鼓问他一直困扰着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底鼓现象越来越多,造成底鼓的原因很多,有构造应力、水的影响和弹性变形等因素,但在侏罗纪煤层底板软岩中,受水影响产生的底鼓更为突出,不仅增大了巷道的维修工程量,提高了吨煤成本,而且会打乱整个矿井的采掘正常接替,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和生产,在此地质条件下亟待寻找出一条治理底鼓的解决方法。
        2 现状
        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水的作用减少了岩石层理、节理和裂隙间的摩擦力,使岩体沿岩层的节理面、层理面和裂隙面形成滑移面,并将原来层间连接紧密的岩体分为很多薄层,甚至完全丧失强度;岩石中的某些矿物成为遇水产生膨胀。在存在有底鼓的巷道中,开展水影响底鼓的论证,对巷道产生出水的地点,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达到对出水控制强化岩层强度的有效手段,从而达到减少底鼓的目的。
        2.1对巷道顶板出水。巷道顶板出水的原因主要为:顶部老空区低洼处、构造区域或顶板注水等。针对巷道顶板出水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如在老空区下的巷道,主要对老空水进行提前疏放;在构造应力区域主要采取开挖水沟、泵坑,完善排水系统,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条件地对巷道顶板煤层注浆加固、顶板喷浆;减少顶板注水量来控制巷道出水等手段进行治理。
        2.2巷道煤层渗水。巷道中部出水的原因主要为:巷道距离上部采空区较近,或积水标高与巷道高度基本一致,特别在同煤层小阶段煤柱掘进中尤为明显,煤层受矿压影响产生的裂隙是上部采空区积水的主要通道。
        2.3巷道底板积水。巷道底板积水会减少岩层节理,以及节理和裂隙间的摩擦力,形成岩层滑移面是侏罗纪煤层中产生底鼓的主要原因,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⑴巷道层位的选择上,当巷道底板是松软的粘土岩或其他强度较低的岩石,或巷道底板软岩中含高岭土、蒙脱石等成分,使巷道积水使底板更加软化,其底板岩层呈典型的蠕变状态,在围岩压力作用下,这些软化的岩石便向巷道空间产生整体流动,巷道的两帮也随着底鼓产生内移。

⑵巷道的排水能力设计有缺陷,主要表现为同级排水管路中,存在不同功率的排水泵,使同时排水中,功率较小的水泵不能发挥正常排水能力,或水泵配置上存在水量小,水泵功率大,出现开泵泵坑积水迅速排干,不得不迅速停泵的现象,导致水泵开停频繁,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⑶巷道内的排水系统不完善,主要指在巷道掘进及回采期间,没有合理地设计、施工泵坑,泵坑的位置、容量及间隔不科学,只是一贯的沿用固有的泵坑的设计开挖泵坑,没有很好的结合工作面现场地质情况,采用一面一策的排水设计,特别巷道布设在侏罗纪煤层中,底板炭质泥岩遇到积水会膨胀,进一步加剧底鼓的产生,需要求对泵坑开挖深度、密度进行整体规划,使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3 设计方案
        3.1在巷道的选择上,根据煤层的组成成分上,尽量选择亮煤或半亮型煤层位上,避免布设在松软的粘土岩或其他强度较低的岩层中,减少巷道蠕变从而减少巷道底鼓的产生。
        3.2巷道排水系统的统一规划,排水泵型号主要依据各泵坑的高程、排水路程的长短以及排水量进行串联到主排水管上,各水泵的排水口安装逆止阀,防止主排水管排水倒灌。在水泵排水量参数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小流量、大扬程的潜水泵,使水泵不间断正常工作,减少水泵的使用时间。其次在一条巷道开泵时间上要采用逐级排水,尽量避免同时开多台水泵而产生“多水竞流”,使小功率的排水泵也能正常发挥工作效率,影响正常排水。
        3.3根据工作面巷道的出水量、水量类型及巷道底板岩性,科学有序地设计施工泵坑,泵坑的密度一般可选择每50m开挖一个,泵坑的规格需合理,一般长度在1.5m、宽度可根据巷道的变形程度,取全巷宽,深度应不低于2.0m,上部用盖板盖严,泵坑不得淤积,保证积水能及时排出,减少积水对巷道底板的渗透,从而减少底鼓的发生。
        4防治措施
        针对巷道不同部位出水形成的水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特别是困扰矿井安全高效的底板水害形成的底鼓方面,首先提出从源头开始,在巷道的层位上避免布设在松软的粘土岩或其他强度较低的岩层中,减少巷道蠕变从而减少巷道底鼓的发生;其次在排水系统上进行科学设计,优化排水系统,使其在有出水的情况下能快速高效地排出积水;尤其在巷道无法规避含高岭土、蒙脱石等的软岩中,根据工作面巷道的出水量、水量类型及巷道底板岩性,重点提出泵坑从设计开挖的数量、规格和密度等方面的布设,保证积水能及时排出,减少积水对巷道底板的渗透,从根本上减少底鼓的发生。
        5结束语
        主要对侏罗纪义马组煤层中的工作面一次性采全高时,上下巷需沿底布设多为炭质泥岩,解决行当遇水膨胀,造成巷道变形严重形成底鼓,在生产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这种情况,从源头上、生产过程中提出巷道防治水方法及解决方案,最终到达减少巷道底鼓的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周拓疆  女 1979年4月,工程师,负责地质技术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