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水利工程建设,而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忽视生态效益,就可能出现失当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不良的水利工程建设行为,这些都将会对于实际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此,首先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希望引导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得以不断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引言
生态理念是各行各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项理念,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构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同样刻不容缓。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环保、节能、高效,对提升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水污染严重、灌溉设计缺陷、抵御灾害不足、缺乏创新等,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发展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将生态理念融入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注重在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
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首先,修建生态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管是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水源,还是为了起到防洪的作用,为了生态环境保护,都是以人为中心,体现的是人本主义思想,是为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更高的追求,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工业化程度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这对人类发展本身就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原有的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的长期利益,对土地、生物多样性、气候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面对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水利部门也意识到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是同步进行的,为此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案。此外,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为了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城市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在适应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
2节能环保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1环境工程与生态水利有效整合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既无法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也无法避免经济损失。因此,在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统筹规划,预想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为满足我国当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工程设计理念与当下实际工程技巧有效结合,优化水质、水量的配置,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经济水平。例如,针对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常会出现的水生动物及动植物污染、植被破坏、大气污染等现象,应做好河道改造周围的绿化保护设计,有效保护周围环境。总之,生态水利建设需要建立在水利工程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和水质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水利建设的生态平衡。
2.2环境勘探策略
环境勘探是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有效的环境勘探不仅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质量有所保障,同样也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理念贯彻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必须进行高质量的环境勘探。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前环境勘探工作主要对水利工程所处区域的水文条件进行勘探,了解当地的水文特点,对降水情况、地下水状态、河流湖泊等现状进行详细分析,进行水资源性质的检测和分析。而在生态理念下开展相关工作,同样需要重视当地水文环境与整体自然条件之间的协调性,为了优化和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后续对突发自然灾害等抵御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多做调查,得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结果。通过实地勘测、居民寻访走访,以及资料文献查阅等方式,了解详细的水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的内容,做出更加全面的环境勘探工作,保证水文资料的科学性,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负责。
2.3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将环境保护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去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就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就是将环境保护理念渗透到实际每个环节中去,这样确保实际的环保效益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此历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在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要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植被系统,水文系统,气候系统进行充分的调研,以和谐发展为基准,处理好原来生态系统保护与施工行为之间的关系,确保给出的施工方案是生态破坏最小的方案;在实际水利工程材料选择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使用环保性的材料和设备,引入环保性的技术,这样就不会对于动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干扰,也不会对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造成不良影响;在实际水利工程完成的时候,还需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确保可以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跟踪,做好适当的评价,依照实际的评价找到不良影响节点,在此基础上迅速采取措施去改善,这样就可以将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一定范围内。
2.4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的措施
(1)做好调查研究和综合规划。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开展好实地调查工作,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展开对项目当地的水文地质、动植物等的调查,了解清楚当地水文地质环境,分析当地地形地势以及生物栖息环境,然后提出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生物、提高生物生态环境的综合规划方案。(2)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面对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在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当地水域环境的保护,充分考虑水环境污染和防治的问题,切实解决项目区域水污染问题。此外,还应该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来提高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能力。比如减少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以保护水中生物,然后利用水中生物缓解自身污染。(3)保护原有生态,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生态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时,要求尽量不在原有河段空间上建设,需要考虑的是长期的水流规模和流域范围,从整体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角度出发,掌握生态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积极的适合当地水域发展的方案,并且提出能修复生态系统的完整的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之间的矛盾,既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又能从长远的角度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结语
将生态理念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能够大大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更好地保持农田水利工程应有的生态功能,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水利功能的双赢。但是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该遵循一定原则和策略,在生态理念下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环境适应性,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可以帮助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创造节能环保型农业。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该注重对细节的管控,加强对环境勘探、结构设计、施工控制、团队优化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优越性,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许敏.浅谈节能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23):163,165.
[2]吕柏霖.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0,12(23):84,91.
[3]王海霞.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中的对策及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20,15(09):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