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探析 岳威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岳威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城市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不论是高层建筑还是超高层建筑中,防火设计及管理都是唯一要点。
        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队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城市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不论是高层建筑还是超高层建筑中,防火设计及管理都是唯一要点。现代建筑物数量与日增多,建筑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充分满足了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的规划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层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分析,技术措施的总结研究,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分析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应用分析
        引言: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质量和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我国经济日益繁荣,高层建筑的规划范围不断扩大,建设质量不断提高,真正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高层建筑作为综合性建筑,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火灾发生风险较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利用防火技术措施,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有序推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就此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具体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案例可以发现,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具体表现为:蔓延速度快,容易产生“烟囱”效应,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范围蔓延,并出现严重的毒气热烟现象,人员疏散非常困难,很难保证其财产安全、生命安全等[1]。应总结高层建筑的火灾因素,主要为:高层建筑有着复杂功能,自动化程度和电气化程度较高,各类设备的使用,出现短路、漏电等现象后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据统计,高层建筑火灾中吸烟因素占总发生率的28%,电气事故占总发生率的15%,不明原因占总发生率的6%。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非常大,
        2、高层建筑的防火意义
        高层建筑即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防火设计就成为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高层建筑可以容纳的人数众多,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各类设备也极为复杂[2]。与低层建筑不同,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以后人们会产生极大地心理恐慌,无法在第一时间撤离,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难度更大。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水平,提高消防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身的防火功能越强大,造成的实际损失就越小,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注重引进先进的防火技术,应用多样化的防火技术措施,及时改善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更加深入的分析火灾问题,才能够顺利实现高层建筑防火安全性的整体提高。
        3、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
        3.1防火安全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当中,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在设计环节而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研究和应用,并在研究高层建筑结构的同时,实现防火材料、防火区域的合理布置[3]。一般而言,在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当中,主要是通过对消防布局平面图的设计实现建筑内部空间的防火设置。消防布局平面图包括了对消防安全通道、防火安全间距、消防登高场地以及消防水源等多个项目建设位置的设计和布局;并通过对高层建筑内层空间的研究,提高防火设计应用的保障,减少火灾蔓延和传播的渠道,同时也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当防火安全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实践确认,改善其中设计不合理之处,保障消防布局设计图的可行性。与此同时,在进行防火安全设计时,很有可能出现上述安全项目不能够被有效保障的情形,此时就需要采取补救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安全以及防火间距。具体方案包括:拆除陈旧防火性能低的建筑,设置独立的防火墙和通风排烟设备,改变部分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增加防火墙面的使用面积等。


        3.2防火材料选择
        在防火材料的选择上,主要是通过选用一些耐火性强的建筑材料来提高高层建筑物本身对于火灾的抵抗力,从而使得其在面临火灾危害时不至于出现一时间被燃烧殆尽的情况。具体选择防火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室内装修材料两个方面。首先,在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上选择更加耐火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建筑的施工,确保其具有初步抵抗火灾侵害的可能性[4]。耐火性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可以在燃烧数较小的环境下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全。此外,借助一些耐高温的防火涂层、防火玻璃等建筑材料也可以大大增强高层建筑的防火效果。此后,在室内装修材料上,则是对隔断、吊顶以及墙体装修材料的选择,可以提高室内建筑的防火性。一般而言,在装修中应用石膏、复合水泥板、泡沫阻燃板等材料可以具有较好的防火效果,并且对火灾具有一定阻隔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3防火分区设置
        在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设计上,包括了对于通风排烟设备、防火间距以及防火空间的设置等,并结合自动的灭火喷淋系统实现对火灾的初步处理。在通风排烟设备上,需要结合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等来设定不同面积的防烟分区,并结合划分耐火等级的方法改变防火分区面积。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排烟口的设计情况、排烟效果等保障高层建筑的防烟效果。此后,在防火间距的设置上,需要保障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在13米之上,而高层建筑各主楼、群楼等防火间距则要保持在9米之上,实现不同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分区处理,防止各建筑之间互相影响。在防火空间的设置上,主要是结合挡烟垂壁、隔墙以及结构梁等建筑,并应用不燃材料来设置防火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火灾的定向隔挡,减少火灾的影响。
        3.4建筑布局设置
        建筑布局的合理设置,主要包括了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则以及重要设备用房的布局要求等两方面。在建筑布局原则上要坚持限制原则和有利原则。限制原则指:要尽可能的实现对火灾烟气的蔓延限制,并采取合理布局实现对防火水源、消防通道的保障,规避一切有碍通行的因素和布局[5]。有利原则指:在建筑布局上,要坚持更为便捷的人员疏散通行和火灾救援安全;并结合消防通道的设置和灭火设施的建设提高救灾的有利性和效率。在建筑布局的重要设备用房要求上,要为了保障其通行的安全性,将锅炉房、燃油、变压器、柴油发电机房、等布局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者负一层等,并通过安全出口衔接的方式实现更为便捷的出入和救灾。而其他消防泵设备用房则是布局在高层建筑地下二层及以上空间,并使其疏散门与安全出口相邻,实现更为便捷的救灾水源提供和便利的通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应用高层建筑的防火技术措施,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水平,做好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充分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继续深入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的总结研究势在必行,注重优化其布局特点,改变防火设计的相关内容,确保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安全管理等统统达到标准要求,防火技术措施的应用价值得以明显提高,高层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防火性等特征明显,极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东瑶,李文乐,张华.关于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及技术措施的总结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20(14):117-1178.
        [2]蔡旭,付宏坤.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与灭火救援的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8,31(09):145-146.
        [3]董小宁,王蕾,邱子阳.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08(02):73-74.
        [4]张新丽,吴明明,肖宇飞.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35(11):100-100.
        [5]程建岳,高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技术措施的应用管理[J].消防界:电子版,2019,24(20):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