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增长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库红霞 程明明
[导读] 摘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正发生着明显的转变,工资作为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和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和员工重点关注的内容。
        摘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正发生着明显的转变,工资作为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和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和员工重点关注的内容。近些年来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部分企业在经济效益增长下,相应实施加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员工工资增长水平。但当下,行业出现经济下滑趋势,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工资增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即以此为主题,探讨工资增长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工资增长因素,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资增长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资增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工
        一、工资增长对企业人员需求总体影响甚微
        均衡工资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当企业的工资提升时,企业的用人需求会下降。本次的调查数据表明,从总体上看,54%的企业认为工资增长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没有什么影响,但有22%的企业认为工资增长减少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还有24%的企业认为工资增长扩大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这说明,工资增长对企业人员需求总体影响甚微。
        从不同规模企业的调查数据看,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均有53%~55%的企业认为工资的增长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没有什么影响。但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中认为工资增长扩大了用人需求的企业要稍多,而小型企业中认为减少了用人需求的企业稍多。这种差异或许恰恰说明,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要强于小型企业。
        从不同性质企业的调查数据看,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国有企业认为工资增长对企业用人需求没有影响的为44%,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各为50%,而股份制企业为69%。相比较而言,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都认为工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用人需求,其比例分别为31%对25%、21%对9%、25%对25%。而外资企业更多地认为工资增长减少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其比例为37%对13%,这或许与外资企业多为加工型企业的工资刚性有关。
        二、工资增长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降低人员招聘难度,提升新进人员素质
        在职业发展中,工资是员工最直接、最核心的关注内容,工资增长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降低企业人员招聘的难度。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通过工资增长的手段,会在人员招聘上带来较明显的转变。由于企业性质和规模各不相同,工资增长的幅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会在人员招聘上带来的反应各不相同,综合而言,最终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招聘人员的难度。其次,工资增长可以更好地提升新入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常来说,工资增长的同时也会提高用人标准,这使得企业能够吸引更优质的人才,提升人才竞争能力。大中型企业往往会凭借工资增长来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且用人标准提高的程度也会比小型企业要高,所以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强,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加大人员劳动强度,促使企业管理难度上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包含员工工作绩效内容,而对其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一是劳动强度,它指的是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通常来说,员工劳动强度上升后,企业成本会降低,也会增加员工的付出,很多企业会通过提升劳动者劳动强度标准来弥补工资增长所带来人工成本压力,但同时也会引发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事实上,工资增长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提升劳动强度,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工作条件、工资增长的幅度、工资水平高低等要素。很多中小型企业往往在经济效益和成本的考量下选择依靠提升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化解工资增长下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的压力,这反而会引发劳动关系的矛盾,所以企业必须要科学处理工资增加幅度与劳动强度提升幅度间的关系,保证两者处于适当的比例。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针对工资增长采取的措施
        1.基于客观条件及时调整企业工资增长标准
        工资增长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在各个层面都有体现,且具有持续性,所以,需要根据外部条件和内部要素的变动来调整工资增长标准,使其具备合理性,能够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工资增长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等客观环境相联系,促使企业可以很好地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如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忽视CPI,在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工资水平保持同样的水平,员工工资则会出现缩水,自身的购买力下降,很多低收入人群将会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所以企业在工资增长管理中,需要时刻关注物价动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时调整工资增长的幅度。
        从另一角度来说,工资是员工收入的核心来源,当下的工资水平将会影响员工消费能力,且正常工资增长下会深刻影响员工今后的收入预期,以此制约当下的消费决策。因此,企业通过物价水平和地区经济的分析来实行工资增长的调整,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使得他们对个人今后的收入预期保持乐观的状态,这相应会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注入足够的动力,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除此之外,尽管市场工资的增长会受到政府、劳动者的干预,但企业作为工资的支付方,始终掌握主动权,为了减少与员工的劳动纠纷,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需要以社会责任为前提条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主动实施工资增长活动。一方面,提升盈利能力和生产水平,关注员工的利益需求,保证企业具备工资增长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强化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与社会道德规范相符合,以此来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在合理、健康的工资增长环境中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
        2. 工资增长增强了企业人员的稳定性
        总体来看,有61%的企业认为工资增长后企业人员的稳定性增强了,其中有8%的企业认为人员的稳定性有明显增强,但仍然有39%的企业认为工资增长对人员稳定性影响不大,这或许与这部分企业工资增长的幅度较低有关。从不同规模企业的调查数据看,工资增长对大中小不同规模企业人员稳定性的影响基本一致,即工资增长后均有60%以上的企业人员稳定性提高了,但对中小型企业人员的稳定性影响程度更大。这说明中,小型企业人员对工资增长的敏感度更高。从不同性质企业的调查数据看,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资增长后其工作效率的提高的比例基本一致,均为60%左右,但国有企业仅有一半的企业认为其工作效率提高了。
        3.妥善处理基础工资和工资增长间的关系
        企业工资增长并不是独立的活动,它影响着政府、企业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关系到生产要素的分配,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就工资增长妥善处理相关关系。其中基础工资和工资增长关系紧密,市场是企业决定和调节工资增长的隐形要素,使得劳动力供需过程中形成了均衡工资,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劳动力也会发生转变,企业需根据这一动态变化对基础工资和增长工资进行调整。同时对决定工资机制的各个环境、主体和制度进行分析和完善,以保证工资增长能够发挥实际效用。
        结束语
        工资增长对于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影响着劳动关系。就企业而言,工资增长意味着用人标准提升,劳动强度增大,这使得新进人员的综合素质较高,招聘难度也相应降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人员的稳定性,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工资增长较容易引发劳动关系矛盾,为企业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所以要发挥工资增长的效用,企业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工资增长机制,正确处理正常工资和工资增长的关系,并及时调整,使其能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群群.浅谈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0(16):121-122.
        [2]王雪莲.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的问题及应对[J].现代企业,2020(04):82-83.
        [3]王瑶.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管理价值及实施要点[J].办公室业务,2020(02):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