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摇头龙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比较明显,建筑施工设备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有效降低了人为失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大型施工设备的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操作失误导致安全隐患,设备的管理和调配有不科学之处,限制了设备资源价值的发挥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设备的优化配置与安全管理,必须要立足于行业发展特点与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调配;措施
引言
在建筑行业中,机械设备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工具。在实际施工当中,经常因为机械设备保管不当而导致折臂、塔帽脱落等问题,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为了保证建筑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效用。
1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操作有待规范
一般来说,很多建筑机械价格高昂,施工建设企业受资金限制,通常是向相关单位租借设备,在设备工作期间,损耗的能源和维修设备等工作产生的成本都由施工单位承担。此时为了减少施工成本,施工单位一般选择减少租借设备的数量。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压力,但是工程总任务量是固定的,这就导致每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大大增加。在操作设备时,很多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设备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设备长时间工作,大大超过其正常工作的承载任务量,很容易引起机械性能退化现象,缩短其设备寿命,不利于建筑施工顺利进行。
1.2项目部未能落实安全防护工作
一些项目部没有拨放专款为现场施工人员购置安全防护用具,在安全防控、保险、警示灯等方面没有整体落实,机械装置方面的安全性也偏低。在施工组织阶段,为减少资金投入量,也没有为现场工人采购数目充足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面罩等器具,甚至某些用具循环使用。也存在一些大型、常用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无规划的问题,在出现故障时处置缺乏时效性。这些疏忽很可能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损失。
1.3机械设备管理技术不到位
在实际的工作中,设备管理人员相当于项目派遣的劳动机构。机械管理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门的维护和设备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没有较为准确的原始数据,部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也没有应用到机械设备管理中。此外,机械设备在使用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执行,部分设备经常超负荷运转,甚至带病作业,进一步加速了建筑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和磨损程度。
2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分析
2.1不断健全和完善当前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筑行业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施工现场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并且强制施工企业按照其中的规定开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减少操作失误,降低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相关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施工流程的相关规范,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内部管理层也要认真分析研究公司的结构,并且制定适合公司自身情况的管理规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和探讨。必须要提高对于机械设备的重视程度,成立一支专业的工作小组,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超出使用年限的设备必须进行报废处理,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
另外,还要健全和完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于整个施工过程开展行业监督,保障安全生产检查任务的有效性。
2.2完善机械设备质量检测机制
在进行施工时通常要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监测,此时施工单位提前准备好质检资料,例如设备方案、技术合格证书等,然后聘请专业质检机构来落实这项工作,并要求质检结构提供相关资质证明。为了切实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应当从原来的处理安全事故转变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将其消除。在使用设备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工作,重视设备监管工作,一旦发现操作人员资质不达标的情况或者无证工作的情况及时上报,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2.3安全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经典开工,新工艺、技术、材料及机械设备推行,在季节明显改变,例如雨季、冬季施工等均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活动。指派施工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拟定安全技术交底文件,并将其下达至各个相关部门,面向参与现场施工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针对相同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队伍人员发生改变时,新进员工要及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安全技术交底结束后,要求交底双方均要在“通知书”内签名或按上手印,若无确认标识则严禁施工。一般情况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有:①项目的施工作业特征;②危险始源;③可辨识的及潜在的危害因素;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⑤安全技术手段;⑥现场安全施工注意事项;⑦劳动保障;⑧环保措施;⑨安全生产整体应急预案;⑩专项预案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具体且全面,包括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要求准确恰当地使用词汇,不可使用语意模糊的词语,也不能直接照抄相关规范要求。在施工生产活动中,指派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4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相关单位要尽快完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明确机械设备的管理单位,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并将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建立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派遣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应的机械设备,将设备管理、维护目标责任到人,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上,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更换频率。坚持机械设备安全例会制度,在公司内部定期开展机械设备安全调度会,对班组和当班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岗中、岗后预测报制度,及早预防机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当日的机械设备能够安全运行。严格进行登记备案工作,这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建筑施工企业当前所拥有的建筑设备进行登记和查验。登记核查工作要每年进行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总结出现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历年大修经过、运转时间、事故出现类别及次数等。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统计数据和相关性能参数,提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编制相应的统计报表,定期组织分析。针对部分大型建筑设备登记备案工作一定要先经过国家监管部门审核,确保符合相关的使用规程和安全管理条例,检查无误后才可投入使用。例如,针对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起重机,要对各个起重机进行逐个编号,确保实现每台器材设备都有相应的编号,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事情。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其的安全管理措施,实现高效的调配与应用,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型的管理经验,优化工作思路,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与调配,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亦钊.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J].科技信息,2010(10):346.
[2]纪德志.浅谈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与设备调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6):98-99.
[3]刘海波.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选型和配置[J].山东工业技术,2017(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