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友谊农场住建科 黑龙江双鸭山 155800
摘要: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操作中,需要明确深基坑支护的规范操作标准,提升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质量水平。结合建筑工程操作技术规范标准要求,以符合当地施工环境和建筑规范标准的方式,确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操作方案。完善建筑施工流程,规范建筑工程实施顺序。本文将从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标准入手,结合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要点和规范标准,全方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重视深基坑支护规范操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提升建筑工程深基坑作业技术水平,建立多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制定符合建筑监理机制规范操作的方案,明确施工规范的质量管理依据,以便为后续建筑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深基坑支护是建筑施工领域一项重要的施工项目,其目的是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上方建筑物的稳定性,起到一个支撑作用。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深基坑支护需要承受强大的重力和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将会造成深基坑下沉,以及深基坑支护上方的建筑物出现裂缝和倾斜,尤其是对高层建筑工程而言,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虽然近年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一直是建筑研究领域一个研究重点,并且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了规范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国家相关部门也先后颁布了该方面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在有关深基坑支护变形和下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其中包括支护结构弯曲变形量不得超过2.5°。但是采用目前现有的施工技术无法保证深基坑支护结构不发生变形,尤其是弯曲变形,以目前现有的技术仍然很难达到该技术标准,这是因为目前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并没有考虑深基坑支护最大承载力和最大刚度等技术参数,并且在施工方面相关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仍有所欠缺,为此提出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操作技术标准特征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操作中,需要分析支护施工前后的安全技术指标,结合各阶段的操作规范要求,不断优化深基坑支护操作管理建设水平。借助先进的施工技术方式,可以快速提升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施工支护方式、支护标准、支护战略均符合实际要求。结合不同的支护操作流程,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实施管理。有的工程需要几种深基坑支护技术配合完成,每项深基坑支护操作都要满足实际操作流程。结合具体的程序和实施标准,逐步优化施工操作进程,重视施工现场的勘查分析。按照施工需求,确定支护方案和施工标准,参考施工设计规范要求实施。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土层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途径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基坑施工技术环节当中,土层锚杆支护技术是最为常见的维持生基坑支护施工方式形式之一。在实际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其应用度极高。需要通过高校科学的施工过程,对建筑周围的地质环境、水文特征进行详细的调查,只有把控了建筑物以及工程项目周围的施工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土层锚杆支护计划。通过制定施工计划,可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把控,合理的分配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施工的计划完成工期内的施工任务。在进行土层锚杆支护技术应用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进行锚杆尺寸的分层工作,通过对层次结构进行把控,对应了不同的成孔工艺,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再者,开展锚杆支护技术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杆体的质量。针对杆体进行各项的防护措施,针对杆体的连接部位,可以选择合理的施工器材来完成连接工作,安装塑料管、钢丝等材料进行施工项目相关环节的技术把控。
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技术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按照原先设计图纸的要求达到施工的目的。针对地质调研的报告展开深入的分析,对基层的成桩位置和成孔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查和分布,做到将材料的组件结构准确的对应各自的位置,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60.5cm之内。而孔钻的宽度也不应当过小,应当要大于6.5cm的数据尺寸。在土层锚杆支护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对水泥注浆施工工艺的把控,要确保整个注浆管道的通畅性,使施工人员能够在专业规范的操作下,控制注浆的速度和注浆的质量。
2.2排桩支护
在进行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时,采用的支护方式主要为以下三种:①桩列式排桩支护。此方式适用于边坡土质、地下水位比较好的情况,支护结构采用挖孔桩。②如果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现场为非软土情况时,应采用连续排列的支护桩,形成连续式的支护结构,并使用灌浆桩对桩间的间隙进行填补,有效提升其防水作用。③深基坑施工现场为软土地层,水位较高,需要使用钻孔排桩和水泥防渗墙组合的支护形式。如果房屋建筑深基坑深度不超过6m,通常使用预制混凝土板桩和钢板桩,并且支撑方式需要选择顶部圈梁;深度达到6m~10m时,钻孔需要控制在0.8m~1m之间,搅拌机在进行搅拌时需要支撑,如果深度大于10m,连续墙需要增设支撑方式以确保支护作用,钻孔桩的深度通常控制在0.8m~1m,并需要设计多道支撑。
2.3连续墙的施工
连续墙和主体结构、内支撑相互结合的支撑形式通常通过半逆作法、逆作法、顺作法结合使用,在进行施工时噪声低、振动小,墙体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刚度良好,对周围的地基所造成的影响较小,能够形成具有良好承载能力的连续墙。连续墙可以和主体结构协同使用,比较适用于基坑侧壁的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且周围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对于连续墙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施工前需要先浇筑导墙,对于导墙的设计其顶面需要超过地面100mm,超过地下水位0.5m,并且高度不可低于1.2m。对于连续墙梢段的长度需要保持在4m~6m。槽内的泥浆面不可小于导墙面0.3m,超过地下水位0.5m。对于水下混凝土的浇筑需要通过导管法进行连续浇筑。导管的水平布置长度需要控制在3m内,距离槽段端的长度需要控制在1.5m内,导管的下端距离槽底的最佳长度应控制在30cm~50cm。钢筋笼就位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间隔时间不可超过4h。混凝土的塌落度设置为200mm为最佳,混凝土等级需要高于设计强度一个等级配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开展墙底的注浆工作,注浆管选用钢管,单元槽内的钢管数量不得少于2根,当槽段的长度超过6m时,应加设注浆管,注浆管的下端需要伸至槽底20cm~50cm处,注浆压力需要控制在2MPa内,注浆总量达到注浆量的80%或满足设计要求,压力为2MPa时便可停止注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其应用十分的广泛。而且施工的环节相对复杂,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分布对现场环境进行把控,做好施工计划的制定,按照相关标准完成施工操作,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开展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意识到深基坑支护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把控的重要性。通过强化对于周围环境调查,把控施工操作的专业度,来提高施工整体的效率,从而为整个建筑物后续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福林.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
[2]刑庆银.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
[3]章军福.试述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