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太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是首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建筑向高层化发展以及我国地形气候变化大的特点,对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施工技术上还是管理措施上都必须严格要求,不断创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质量可靠。针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及桩基工程的特点进行探讨,有助于民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技术;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是影响建筑施工功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区域地质环境的差异,地基施工的难度也会产生变化。对于一些地质条件优良,承载力稳定的区域,地基施工难度低,能够降低地基施工成本。但是,随着建筑不断开发,适宜开发建筑的区域原来越少,地基基础条件越来越差,为了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对不良地基基础进行强化加固,使其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不同地质条件地基技术施工技术不同,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也存在差异,若要减少成本投入,就需要使用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加强地基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
1我国建筑地基工程及桩基工程施工的几个重要特征
1.1多变性
不同的民用建筑,地基形式不一样,不同地域,气候等条件也会不同。如南方多雨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水害是影响地基工程安全及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在西北地区,地下水就比较少,但昼夜温差大,环境比较恶劣。地基工程为适应这些条件,需采用不同的形式及构造,具有多变性。
1.2危险性高
地基工程处于地下,由于水害因素或支护工程不到位,很容易引起坍塌等事故,这也是近几年地基工程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不可估量。
2建筑工程地基结构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对于建筑项目的地基结构基础工程而言,在施工阶段,经常会产生混凝土开裂问题,影响到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选用的施工技术缺少合理性所造成的,此外,许多建筑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收益,不顾混凝土建材品质,将次品建材用于了地基结构施工中,从而诱发了混凝土配制问题、搅拌不匀整问题,以及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较大等,都会形成裂缝问题。
2.2地基结构施工品质差
为了确保工程品质,保障后续施工活动的有效落实,设计单位应参照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设计编制出实效性强的工程设计方案,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工。然而,很多工程设计人员并没有预先亲自到工程场地开展调研工作,仅仅凭借其个人工作经验,完成了相应的设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因为实际施工情况偏离工程设计,诱发质量安全问题,最终影响到工程品质。
3建筑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的技术探讨
3.1注浆加固
对于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基基础施工,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保障上部建筑的建设与使用。注浆加固法是地基基础施工中常用的改良地基的施工技术。这种方法通过利用导管向地基基础中注入一定配合比的浆液,在浆液固化之后提高地基性能。在注浆加固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关键内容。其一是注浆孔的布置,其二是注浆浆液的配合比。注浆孔分布与地基改良效果密切相关,需要通过计算获取。浆液配合比决定了浆液固化后地基的承载能力,需要严格控制。
3.2堆载预压
堆在预压进行不良地基基础的处理原理是在地基基础上进行荷载堆放。
通过施加巨大的荷载,使地基沉降密实。堆放预压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对地基的改良,同时还能够对含水量较高的地基进行处理。通过堆载与沙井的结合使用,在地基上设置透水性较好的沙井,当地基受到荷载压力时,地基中的水分会通过沙井排出,达到含水地基的处理目的。堆载预压虽然能够有效处理地基承载力问题,成本投入低,但是需要的周期长,所以适合应用在工期充裕的房屋建筑项目中。而且重物堆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堆在预压过程中需要加强控制管理。
3.3土钉墙支护技术
在对地基结构加固处理时,会使用到这项技术。通过土钉墙与混凝土结构配合使用,以此管控建筑物的整体建造品质。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应做好施工筹备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夕,调研工程场地的土壤地质情况、环境条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参照行业内的规范标准,将一些不能达到实际施工要求的位置实行土层处理。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整体分析工程资料,明确钻机的正确放置位置,防止钻机位置产生错误偏移的情况。在施工阶段根据相应的规程标准,做好钻孔处理工作,在钻孔施工完成以后,还应立即做好孔内清理工作,打入土钉,最终完成混凝土喷射施工。
3.4基坑支护技术
现阶段,建筑地基结构基础工程施工中最为常用的基坑支护技术,就是排桩支护技术、逆作法这两种。在实际运用排桩支护技术时,施工人员还应同时做好基坑土层支撑结构、混凝土灌注桩支撑结构施工,待二者凝聚成一定的合力以后,便可起到支护地基结构的作用。这一施工工艺已经在房建项目地基结构施工中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施工品质。除此之外,逆作法属于相对成熟的地基结构基础施工技术,在实际使用时,施工人员应该掌握施工技术要点,规范施工行为,降低外力对基坑土体结构的影响程度,在基坑四周预留好钻孔位置,与施工场地上的其他施工活动交差开展,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工。
3.5粉喷桩技术
在建筑项目地基结构施工中,有效运用粉喷桩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延长地基基础结构的可用寿命。针对土壤质地较差的施工场地,经过粉喷桩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地基结构施工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从而达到工程施工标准。在实际使用粉喷桩施工技术时,作业人员应该严加管控地基结构的承载力,配合使用高标准桩,可在强化地基结构稳固能力的同时,提升施工速率,缩减项目作业工期。在房建项目地基结构施工中,将此项技术与CFG技术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地基基础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或降低不匀整沉降问题产生的概率,继而保障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6土质换填
土质换填进行地基基础条件改良成本较高,需要将不良土体全部清除后重新换填质量符合要求的换填土。在换填过程中,换填土需要分层填筑并且逐层碾压。所以土质换填不仅耗费大量的材料,投入更多的资源,同时还会延长地基施工周期。回填土的选择通常会选择力学性质较好碎石、砂土和人工改良后的灰土等,以确保地基基础达到更好的承载效果。由于换填工作需要进行开挖作业,在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基坑作业标准严格执行,避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不仅能够为大规模房屋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同时还能够改善不良地质条件,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开展。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顺序,做好地基施工每个环节的重点内容管控。对于不良地质环境,需要通过勘察检测,掌握地质特点,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案,确保建筑能够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鑫.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及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35-37.
[2]林久.关于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9(05):63-64+116.
[3]刘锐锋.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居业,2018(03):80-81.
[4]张亮,杨灵峰.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