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桩基础的作用是将荷载传至地下较深处承载性能好的土层,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当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可以说是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能够提升桩结构的基础建设,还能够为整个建筑的整体结构塑造提供良好的保障以及支撑作用,规避建筑在后期的运用过程当中因为不良行为进而导致危事故的出现。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桩基础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建筑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将建筑工程自身的最大功能效益发挥到位,让建筑工程具备耐久性和抗震性。所以,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途径。在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现今,很多先进的技术不断地涌现,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基础建设工程属于建筑发展的根基,其质量会对建筑工程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产生影响。桩基础的建设其本身属于一项相对隐秘的基础工程,有效的保障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能够让建筑本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建筑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所以,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桩基础技术工作中非常重要。在土建施工中桩基础的质量受到影响,会使得建筑自身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在对桩基础技术进行选择时,需要适当的挑选并完成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完成建筑地基的有效浇筑,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建筑自身的稳定性,防止产生安全事故。
1我国民用建筑地基工程及桩基工程施工的几个重要特征
首先是变性。不同的民用建筑,地基形式不一样,不同地域,气候等条件也会不同。如南方多雨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水害是影响地基工程安全及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在西北地区,地下水就比较少,但昼夜温差大,环境比较恶劣。地基工程为适应这些条件,需采用不同的形式及构造,具有多变性。其次是施工难度大。地基基础施工为隐蔽工程,工序多,施工环境复杂,需采取降水、排水、支护、桩基础等措施,应采用适应当地特点的基础形式,施工过程严格监控管理,避免事故发生。
2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的技术
2.1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施工当中,灌注桩这一施工技术的运用在目前建筑施工中非常常见,而针对这一技术的运用过程当中,则需要结合大量的施工工程机械才能够完成。同时,在施工的时候,还需要重点对打桩的具体点位予以确定,在精确找到打桩点位的时候,在针对其所设定好的目标点位进行钻孔、施工,然后将这些孔洞当中存留的一些泥土系统性、彻底性的清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施工的是够保证钻孔内部不存在多余杂物,促使钻孔底部更加的平整、完善。接着,将已经制作好的钢筋笼分别安置到空洞当中,然后在针对这些灌注桩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这样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打桩基础之间依旧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特点。首先,需要将这些孔洞提前钻好,然后在浇筑混凝土,然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每一个数据参数之间所形成的误差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处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当中,规避所钻出来的一些空洞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与施工标准不符合的情况。在这过程当中,所钻空洞大小能否与施工标准相符合,则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基础的施工效率以及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对基础面面积提升来进一步稳定打桩机的稳定性,并采用周期性来对灌注柱进行监测与检查。
2.2预制桩技术
预制桩技术是指通过预先制定出不同材料形式的桩,利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制定的位置之中。预制桩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混凝土桩和钢桩。
混凝土桩承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压、抗腐蚀等性能,其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在实际施工中应用的次数较多,但混凝土桩对周围施工环境影响较大。钢桩也有两种形式,即H型钢桩、钢管桩。预制桩强度高,能够节省施工材料,且施工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能,能够实现建筑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2.3混凝土桩
混凝土桩也被称作预制混凝土桩,可以分为管桩与方桩两种。管桩的施工方法又可分为沉桩法、静压法等,在运用时要结合工程实际作出合理的选择。如果施工单位选择静压入桩的方式,需提前明确具体的入桩路线,不能盲目施工,要严格按照桩基础施工标准,尤其要避开倾斜、挤土、上溢三种情况,因为只要遇到任何一种情况,都会严重降低桩基础施工质量,导致桩基础施工质量不达标。挤土问题是在管桩施工中常出现的情况,其会直接影响管桩的施工质量,应受到高度重视。在管桩施工中一旦出现挤土现象,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若处理不及时,不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延缓工程施工进度,还会直接影响整个工民建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方桩施工中同样面临着挤土问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控,及时发现挤土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以确保工民建工程施工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在桩基础施工实践中还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压桩环节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桩基础,若保护措施不当,压桩进度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突发性问题。同时在压桩环节需要注意控制压桩的速度,桩基础施工质量取决于压桩的速度,应尽量保持匀速、低速,这样能够消除混凝土桩承受的土地抗剪应力,最大限度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3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管理措施
首先是加强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一步,为了排除地基基础的隐患,需要对施工场地全面勘察。例如需要查明施工场地是否存在陷穴、古墓及古井等。在实际施工时,还要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综合分析全面调查。在地质勘查时,会遇到很多难题,尤其涉及各方面的人为问题。其次是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工序非常多,施工过程应当对各个工序都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项目内部还应设立奖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改变管理人员的不良工作作风,形成内部竞争,让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管理效率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针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保障,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按照地基的土质以及环境桩基,合理的完成桩基础技术的选择,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自身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建筑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提升,保障建筑不会产生沉降以及倾斜的问题,提升建筑自身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其对于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鑫.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及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35-37.
[2]林久.关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9(05):63-64+116.
[3]刘锐锋.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居业,2018(03):80-81.
[4]张亮,杨灵峰.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16-17.
[5]朱恺,杨召波.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0(07):98+100.
[6]王沁芳,陈立岗,许鸣.我国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研究与应用[J].砖瓦,2012(0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