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方略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002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大数据技术正逐步普及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土地空间规划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空间资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土地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可以为国家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提高各项战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满足我国未来土地开发利用的要求,促进农业、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本文主要针对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1地理信息大数据综述
地理信息大数据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和标准获取的数据,其几何精度远高于普通地理数据信息。与传统信息相比,地理信息大数据具有丰富灵活的采集、集成、计算和处理方法,覆盖范围更广,与人类、生态,包括城乡人口、人口相互流动的数据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某一地区商业经济活动的频率、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相当于所有具有共同属性的数据信息的集合。地理信息大数据内容丰富,特点多样,数据来源和采集方式不同。另外,它信息量大,分散性强,通常包含一部分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数据信息。因此,有必要进行统一的集成处理,加强管理,以便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安排,方便及时发现所需信息。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一问题,必须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管理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集成、分类、存储和管理。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搜索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2.1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及任务
第一,大尺度规划对象;第二,持续规划性影响;第三,综合性国土空间功能。策略性发展空间主要是指导国土空间平衡发展,如国土利用、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国土空间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与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确保国土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从开发、保护、利用入手,实行国土空间的综合化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任务如下:第一,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第二,按照宏观调控,利用科学技术高度集成资源,实现合理化应用;第三,确保空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科学调整经济结构;第四,确保资源优化配置,确保整个产业布局的科学性、国土空间的协调性,避免出现错误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五,基于指导者角色,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进行协调,以确保生产空间的高效性与集约化。
2.2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多数国家地区均高度关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合理规划国土空间,积极处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退化、资源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间的差距较大,极易引发环境污染恶化、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国土规划存在的问题,应与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加强联系,处理区域发展不均衡、土地资源匮乏问题。规划国土空间时,应全面分析资源环境问题、资源开发潜力,以整治和保护角度,实行科学评估,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
3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3.1提供可视化方案
由于地理信息数据具备较强的可视化能力,且具有三维视图功能。利用该可视化方式,可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直观性表达。在规划和监测国土空间时,应用实时数据支持,可实现动态化监测与预警。采用海量地理信息大数据,可提供数据依据、实物变化规律等信息,为国土空间规划与评价机制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为规划分区、支撑体系提供预警数据,为规划的具体实施提供在线监测功能。
3.2提供空间数据
国土空间规划对象为具体区域,地理信息大数据涉及准确位置信息、平面位置与高层信息。在空间数据中,牵扯到较多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且不同信息均存在碎片化、离散状态。对于非结构性数据源,需要应用大数据平台,联合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整理收集。通过地理信息大数据,能够扩展空间位置信息,涉及交通运行轨迹、商业聚集信息、公共基础设施覆盖信息,确保国土空间规划可以获得高准确度的数据源。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必须保证总体规模不变,优化空间位置,对布局进行调整。
3.3提供实时数据
国土空间规划须得到复杂数据支撑。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上,包含大量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分析地理信息大数据,能够探索事物内在规律,尤其是资源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在实时大数据基础上,明确区域发生的事物,且了解发生事物的自身规律、具体发展方向与趋势等。在实施综合化评价中,可以为权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具体措施。在规划分区中,大数据可以为规划分区提供直观依据,每日的交通出行数据可以为商业住宅规划提供参考数据。交通数据可以为基础设施保障系统提供支持,灯光数据可以为分区配比提供数据支持。在该类规律下,能够明确日常出行信息和生活信息,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分析提供实时性、动态化数据源。
3.4转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长时间发展中,社会公众开始参与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人员需要通过大量宣传活动和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群众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满意度评价。传统调查方式的回馈速度慢,且效果不理想。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可有效提升数据传播效率和处理效率,采用社交媒体工具对数据与传播目标进行分析,将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群众意见,保证整个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提升了规划的工作效率。如某些地区为了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进展,会以拍摄宣传片的方式,积极宣传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工作,向公众公布技术路线、成果体系、实施效果等内容。
3.5扩展应用领域,加强理论向实践转化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而言,在检测和评价工作中,应用的技术手段落后,会弱化数据捕获测量、信息传递的能力。在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中,由于过多关注学术理论,虽然有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但导致了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应用期间,产生大量规划问题,无法确保规划方案的完整性及系统性,且规划应用方案不典型。因此,需要扩张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强理论向实践方面的转化。首先,从横向角度分析,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各领域部门,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效益、入地功能流转。在总体规划研究中,通过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可以评估地区人口规模,准确识别用地,规划空间结构、评价总体目标等。在土地利用控制规划领域,应科学评价地块业态,以确保空间体系的可达性,分析专项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可应用到医疗、休闲娱乐、商业与产业布局上,高效评价使用效果。最后,针对空间系统,可对国土空间要素、行为及模式进行全面感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特别是空间媒体数据、轨迹数据等。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开始关注民生问题、生态文明问题,加速了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佳.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5(18):237-238.
[2]何宗耀,杨斌,赵东升.新基建条件下数据赋能国土空间规划模式创新探索[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20,29(3):69-74.
[3]李振军,赵华.手机信令人口大数据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城乡规划,2020,10(1):107-112.
[4]林芳.自然资源空间大数据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支撑作用 — —以福建省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14(4):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