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万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100
摘要: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行业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持续增加,建筑企业面临庞大市场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的建设效果,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质量管理的工程管理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隐蔽工程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的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周期。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工程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明确材料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技术等对质量的影响力,积极完善现场施工、材料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注重细节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能力培养工作,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引言:
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固性、耐久性等,对于建筑内部人员的生活质量或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为此,建筑企业需要重视质量管理,基于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建筑的使用年限和各种抗性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对关键部位、隐蔽部位的监督管控,明确施工人员能力水平以及材料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做好管控,为工程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1 工程相对复杂,各类隐蔽、复杂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容易存在缺漏
建筑工程涉及的人员数量、材料种类、专业类型相对较多,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完工后隐蔽的工程项目,也存在较多专业交叉、工序交接复杂的施工内容,部分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往往不会立刻凸显出来,为建筑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管理人员无法按照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模式组织建筑施工,各类材料的使用、工序的使用以及技术的应用往往容易出现缺陷,导致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幅度增加[1]。此外,部分建筑企业在应用检测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性,导致检测范围存在缺漏,无法准确评估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建筑工程最终建设质量。
1.2 材料管理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质量也存在极大的影响。由于材料成本在建筑项目成本中占据比例相对较高,在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快速筹集材料开展施工,采购了较多质量较次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部分建筑企业在材料进场之前未严格按照标准开展质检工作,导致劣质材料入场,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
1.3 制度体系不完善、管理力度不足,影响质量管理效果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指导各层级工作人员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筑行业虽然针对工程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标准,然而相关标准的修订优化效率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大量违规操作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处理,施工人员难以及时掌握各项技术标准,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也存在较多盲区,导致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同时,建筑工程的长周期、大工程量等特点增加了管理工作对人员管理、技术能力的要求,也增加了管理工作对人员数量的需求,然而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对质量管控工作的重视,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
1.4 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影响施工质量
建筑行业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增加了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数量的需求,各种工程项目中的施工人员整体技术层次降低,人员能力难以适应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2]。这也导致现场各项工程开展期间,施工人员无法完全按照设计要求中的工艺技术标准开展施工,甚至在流程和规范执行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工程质量存在较多问题。
2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2.1 重视材料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加强材料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从材料采购、材料检测、配置监督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材料采购期间,管理人员需要组织专人做好过程监督管控工作,安排技术人员对材料的性能标准和参数要求进行确认,并组织采购人员进行多家供应商所售材料的对比选择,必要时可以组织材料供应企业进行招投标,尽可能提升材料的质量并降低采购成本。为了避免所采购的材料存在质量缺陷,管理人员需要对材料质检证书进行核对,必要时可以使用专业设备进行质量抽验,避免不合格的材料入场。同时,管理人员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做好所存储材料的管理工作,避免材料因存储不当而出现质量缺陷。此外,对于混凝土等需要现场配置的施工材料,管理人员需要督促技术人员提前研究最佳调制比例,并组织专人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监督管控,避免材料配置不合理影响施工质量。
2.2 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管理人员能力素养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存在制度保障,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发展现状、行业标准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明确各工程项目中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将质量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质量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管理制度,督促工作人员重视工程质量[3]。此外,为了避免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存在欠缺,建筑企业需要设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组织相关培训,禁止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现场施工监管效果,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2.3 关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设定施工现场准入标准,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为了避免施工人员能力缺陷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关注。在人员招聘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对现场的各类施工项目进行划分,明确各种项目的施工人员技能标准,避免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参与相关工作。同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培训力度,通过技能、理论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为各类相对复杂的施工项目储备足够的技术人才,避免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此外,建筑企业可以招聘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辅助质量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监督管控工作,必要时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指导,及时制止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当然,相关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建筑企业需要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中,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4 重视细节管理,强化工程监督和施工指导
建筑企业需要从材料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能力提升等方面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也需要立足于现场施工细节,以小见大,通过强化现场监督和指导工作,从细节管理的角度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一方面,建筑企业需要合理配置工程现场各方面的质量监督人员,确保覆盖的范围以及人员的能力符合工作需求;另一方面,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在充分掌握设计图纸各项要求的情况下,基于技术和经验对各种施工操作进行监督引导,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偏差。例如,质量监督人员需要确保施工人员做好箍筋位置的确认工作、合理拉筋等,做好强调的同时加强检查力度,避免工程隐蔽后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 结语
建筑企业需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正确对待工程建筑期间存在的材料管理问题、制度缺陷问题、人员能力不足问题等,进一步增加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做好对材料采购、配置、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控,提升复杂项目的施工人员准入标准,做好人员技能水平培养工作,强化细化管理,多举措并行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杜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10-211.
[2]黎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20,02(12):39-40.
[3]徐波.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中外建筑,2018(10):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