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建筑工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在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领域也实现了更新换代,甚至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装配式建筑工程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类型,已经在建筑领域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类客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自身的优势无法得到高效发挥。因此,文章首先对装配之建筑的重要意义加以明确;其次,对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具体对策
引言: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具备着现代化特征的全新建筑方式,其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预先制作好工程材料,并在相应的施工现场当中,采用专业的操作手法以及工程技术,在逐步连接后所装配而成的建筑。同时,装配式建筑也拥有着相对较多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方式,其不仅能够进一步缩短整体施工周期,还能够稳步提升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视程度,并深入探究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一、采用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意义
首先,装配式建筑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装配式建筑所产生的能耗相对较低,并且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其在社会效益方面的重要性。而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之中,通常会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等工程材料,这就很容易引发出一些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会破坏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也会对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装配式建筑之中所用的模板以及钢板等材料,都是优先在工厂内部制作完毕的,不仅能够降低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污染,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其次,装配式建筑也具备着经济效益,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来手动完成,这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施工成本也相对较大,而采用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还可以节省工程建设耗费的时间,保证整体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装配式建筑也能够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节约意识以及环保意识更好的贯穿在整体施工过程之中[1]。
二、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协同因素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与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装配式建筑的岗位配置以及工序划分方面更加精细,并且需要施工部门、设计部门与加工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协同管理的难度。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协同因素是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而部分施工单位由于缺乏必要的协同管理意识,其并没有在施工现场之中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其中各个工序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验收环节以及管理环节,都很容易与实际情况脱离,很容易在施工现场中导致管理混乱的问题出现。
(二)人为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的管理人员是实施装配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体所在,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最后的管理效果。而根据装配式建筑所具备的特殊性,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很难保证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展开工程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理念方面的创新,由此也可以看出,管理人员所秉承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因素[2]。
(三)生产设计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建设阶段中,所需的各类构件都要在工厂之中进行预制,因此,施工单位所选择的工厂,以及工厂内部的生产水平以及构件的运输,成为了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素,施工单位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对于生产因素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管理控制力度,在根本上确保构件的生产质量不会出现问题;而设计因素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以及工程管理的关键所在,如果涉及到的设计人员并没有在设计时考虑到构件的分离、堆放、运输以及拼接等工作要点,就会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工程的管理难度,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或是质量问题。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措施
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各个影响因素,施工单位必须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进一步提升控制力度,以求提高整体工程的管理水平,在根本上发挥出装配式建筑自身的优势所在。首先,应当创新基本的施工模式,应当采用EPC施工模式,有效实现五位一体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设计、施工、生产、装修与BIM的一体化管理,保证设计能够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创新管理理念,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每一道施工工序能够与单位之间展开协调配合,就应当充分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周期、加工周期以及安装时间等客观因素,制定好与之对应的材料采购计划以及设备采购计划,将装配式工程的基本施工要求作为基础所在,提升对于各类生产加工因素的管理控制效果,保证所用材料以及设备都能够按期进入到施工现场之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装配式工程的建设;最后,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BIM技术等,其能够为装配式工程的协同管理以及协同设计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高效整合工程之中涉及到的各类数据信息,并且BIM软件所具备的共享性特征,也能够为施工部门、设计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在提升装配式工程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为后续各类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3]。
(二)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首先为组织效果,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之中,其具体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等环节必须要实现协调配合,保证不同单位能够在横向、纵向的角度上展开有序的联动;其次为经济效果,在BIM技术的大力支持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根据相应的BIM模型来选择出经济性最高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与之对应的施工管理工作以及成本核算措施,进一步优化整体采购环节,在科学合理选择材料供应商的同时,保证采购工作能够与设计工作之间有效融合,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材料能够准时、足量的供应,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整体材料成本;最后为质量效果,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装配式建筑工程应当更加注重管理工作的质量效果,对装配式工程展开简化处理,降低整体工程难度,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稳步提升装配式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其具备着极其显著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特征,甚至会直接关系到整体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效率。因此,这就需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深入探究主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的施工单位以及负责部门也应当积极转变原本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式,在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志娟.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N]. 中国建材报,2021-02-03(003).
[2]王国辉.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0(12):169+171.
[3]吴德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浅析[J].居舍,2020(2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