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051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行业已经开始将信息化和产业相融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环境进行完善,并且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对现场的机械和人工进行优化组合。施工过程中人流量大且重型机械多,安全问题是每个施工单位都着重关注的问题,怎样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施工建设中保证安全性,成为工程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衍生了信息化技术,并且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和不同的行业进行融合,成为不可阻挡潮流趋势。我国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可以对当前的施工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信息化数据让工程建设过程中数据进行跨区域传播,给是施工建设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施工过程更规范和安全,本文对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原理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信息化技术建设的方法。
一、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背景和基本原理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经过检验,在部分地区以试点的方式进行应用,并且逐渐放开市场准入标准。目前工程建设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是基于BIM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根据此技术的特性和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已经符合我国的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需要,信息化技术和工程建设施工的结合已经成为当前工程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建设缩短工期,并且还可以减少施工预算,加快施工后期的回报利润。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主要起到管理作用,通过使用发信装置和接受设备相结合,将发信装置安装在施工工人的安全帽中,并且为每一个施工现场工人建立独立的电子信息档案,用收信装置接受工人发射出的安全信号,时刻对工人进行监督达到时刻掌握工人动态的目的,在现场的管理的过程中包含硬件服务器和手持终端以及路由器,让信号实现跨时间和跨地区传输。
二、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用现状
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接近成熟,但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仍然较低,部分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且对工程建设的规范性要求不高,导致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回收周期较长。国内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时间较短,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探索阶段,信息化技术人才较少导致在工程建设信息对接的时出现中断的现象,很多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有专业的建筑知识,但是对信息化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少,致使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程度不高。信息化技术需要专业设备给予支持,目前国内信息化技术设备处在刚刚应用阶段,对设备的研究和相关软件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市面上大多数信息化软件由国外发明,英文版的软件不能满足国内大部分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需要,正版授权的软件较高,所以只有小部分工程建设企业使用信息软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工作仍然处于表面状态,没有真正让工程建设企业应用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脚步。
三、传统安全管理和信息化技术安全管理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采用人工方式,在工程建筑的不同工作岗位中采取轮流监督的方式,施工和监督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采用人工监督的方式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很多高难度的情况人工不能进行处理,实际危险情况发生时人工往往不能及时前往处理,在信息传递方面采用对讲机的模式,因为对讲机的传输距离关系,让工作人员在传输的过程种管理难度变大,很多关键信息不能得到及时传播,让施工现场后续工作变的十分困难,部分隐藏在深处的安全隐患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导致责任落实不明确追责困难。相比于传统安全管理手段,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安全管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让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在掌握现场情况时更准确。如若发生重大危险,信息化技术可以进行全程录像,并且可以将录像保存在云端,监管人员可以随时查看监控录像方便对事件进行认定,也可以对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对隐患进行处理。
采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对工作人员进行缩减,在提高工程建设安全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岗位中存在的人员漏洞,采用手机终端的方式对人员管理信息进行调整,可以让企业实现动态管理模式。
四、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中的应用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
建筑行业是规模大且危险程度高的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工种内容需要交叉,在场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大并且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5G互联网通信,通过高速传播的方式可以将建筑工地内部情况与建设中部进行连接,可以保证在建造的过程中实现全方面信息化,保证在建设的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
(二)采用信息化集合管理技术
信息化技术不仅仅在信息传输方面,同时还存在于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方面,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人员数量多 依靠传统信息采集办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信息化对劳务工人的信息进行采集,劳务派遣公司要对工人的家庭信息、身份证号码、是否接受过培训、身体健康情况等信息进行采集,劳务工人个人要用实名制进行注册,领取专属身份码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确定身份。企业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对员工进行培训,在企业内部有相应的安全知识,工人可以使用网络对安全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实名制信息和项目门禁系统可以记录工作人员的进出记录还能记录工人工作的工时,自动整理分析后记录在后台云端系统。
(三)建立完善信息查询系统
在安全管理方面,企业和工程建设集团之间往往处于断联状态,很多工程细节企业无法掌握,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较大安全隐患。一个项目工程有多少危险点和有多少安全隐患都需要企业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确认,很多问题和安全隐患较为隐秘,人工无法具体查验,导致很多隐患被忽视并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每个方面,在进行设备查验的过程中要最好信息采集,每一个大型建设器具都要设置相对应的程序码,专业人员通过扫描专业的程序码可以了解机械的基本信息,在对机械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依靠基本信息,迅速找到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安全隐患进行记录的同时,还可以落实责任范围确定责任人。
(四)整合工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对建设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很多数据将决定工程进度,使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数据进行整合,并且不断采集和更新,再将信息发送给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使其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施工信息,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整,防止出现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的工程安全管理将会不断进步,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峰.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300-1302.
[2]乔继英.论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6):194-196.
[3]李弘.强化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中信息化技术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9(04):179-180.
[4]邓斌.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J].安全,2018,39(03):25-28.
[5]李环辉.信息化在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J].建筑安全,2015,30(04):63-65.
[6]喻星.论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J].科技资讯,2012(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