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现代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降耗、优质高效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有效提升了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装配式建筑施工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是顺利推进和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所在。通过不断构建质量控制措施、体系,有效控制质量因素,以及监控装配式施工全过程,能够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影响因素;管理对策
引言: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施工效率高、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具有非常明显的系统性特点,会受到所有参与部门的影响。基于此,对施工前期准备以及管理理念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现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样不仅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而且还能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指现场用预制零件组装而成的建筑物。具体而言,建筑的每个组件都根据建筑项目设计在工厂中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预制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由于构成建筑物结构的几乎所有组件都是在预制工厂中组装的,因此,建筑物受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这有助于控制建筑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和管理,并确保满足建筑计划。其次,装配式建筑物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信息管理,具有更高的组成标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综合成本效益,从而促进了现代建筑物的高标准和标准化设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几乎没有环境污染。装配式建筑需要更多的现场组装操作和更少的现场铸造操作,从而实现建筑和装饰的集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有太多的建筑废料,并且会降低建筑设备的噪音水平。因此,它是一种满足绿色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另外,装配式建筑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复杂性,人力资源投资也相对减少。高建设效率有助于成本控制和建设项目管理。
2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2.1材料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设中,材料非常重要,是整个项目质量的基础。材料的质量不仅影响项目的进度,而且影响整个项目的成本。但是,在实际建筑中,一些公司会在建筑项目中节省并使用不合标准的材料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不符合建筑质量要求并延误项目,从而增加了成本。
2.2技术因素。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标准,标准化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技术对项目非常重要。在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有合理的建设计划、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正确的设备建设工作将对项目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预制件的安装和建造过程中,设计位置不正确,尺寸不正确,这将导致在实际安装期间施工质量不佳。
2.3设备因素。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辅助操作,因此,机械设备对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安装墙板和其他组件结构时,缺少更精确的检查工具,很容易导致结构错误和质量下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选择科学、合理、合适的机械设备。
2.4人为因素。
装配式建筑即使使用设备完成建设项目中的建设,管理和其他任务,也需要人工完成。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的建设过程,涉及许多工作类型和复杂的人员,导致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建筑工人是资历低、责任心差和缺乏安全意识的临时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以防止施工失误,减少施工事故,保证施工质量。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对策
3.1强化工程技术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要加强对工程图纸的审核力度,以保证审核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对图纸中涉及的各种问题或者隐藏的漏洞等进行客观分析,一旦发现漏洞要及时督促图纸设计人员快速改正,并对改正内容进行确认,确认之后才能真正应用在整个施工中。通常情况下,在项目开始之前,施工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中涉及的内容进行仔细认真的研究,必要时各部门之间还可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另外,还要保证施工设备在选择和配备时的合理性,应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施工设备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能够实现正常稳定的运作,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提供保证。在实践中,加强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力度,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以及变更图纸等进行统一的登记和管理,这样不仅能将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全部都整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对后续的使用提供便利条件。企业需要积极提高管理水平,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成熟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以不断推进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开发过程。
3.2信息流的整合。
在全过程管理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主要部件需建立统一编码、统一规则的信息库。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各参与方信息流的整合可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健全工程项目管理。装配式建筑各参与主体交互过程中产生供需关系,围绕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形成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各参与方信息的流通、有共同的协同管理平台、完善的供应链,这种配合、协作有助于改善管理壁垒问题,并且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畅通、沟通及时、信息准确,各利益相关者有统一的信息库,从而实现协同管理。
3.3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中,政府需要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明确界定相关部门职责,优化各部门协同。一方面,加强主管部门协同。首先加强主管部门内部协同,各地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以及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技术、经济等各个部门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协同安全监管机制;其次,加强主管部门外部协同,涉及预制构件生产安全监督、技术监督,以及交通运输之间的协同。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技术力量的协同。装配式建筑属于新型建筑,建筑技术及安全监管技术发展尚不完善,在施工安全监管方面,通过专业技术力量协同,组织建设相关机构及人才队伍,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详细梳理,完善安全风险防范的体系,从而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加强技术审查和推广,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技术性、系统性、规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建筑行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较广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个建设速度相对较快,并且不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全新的建造方式,在整个建设中,通常是以提前制作好的材料为主,在施工现场,对施工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利用,使制作好的材料可以实现有效连接。装配式建筑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特点,能够缩短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在整个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
参考文献
[1]代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居舍,2020(23).
[2]闫帅平,张银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居舍,2019(10):13.
[3]莫婵.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9-10.
[4]许超.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探讨[J].中华建设,2020(08):118-119.
[5]张斌海.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