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正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1900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不断增强,国家各项基础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的水利水电工程,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如何更好地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技术,做好基础施工步骤与环节,是确保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特点
项目单位在落实基础处理技术时,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分析工程基础施工工序,并通过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果,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需求。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存在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成本高的特点;第二,在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中,经常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工程精度的影响,若基础处理施工质量不当,会出现地基结构不稳定以及地基坍塌的问题,从而降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须将风险控制作为重点,通过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方案的落实,提升基础施工的整体效果。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项工程开始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选址、勘察、规划、设计这些工作都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的重要依据。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选址的局限性,用地主要有坝区、库区、移民迁建和专项设施迁建等用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为此,充分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积极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前提。
2.1选择合理的施工时间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殊性,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时间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至关紧要的环节。每一种水利情况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水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有着制约性的影响,避开水丰富的时段是工程施工前所必需考虑的,通常情况下,工程会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建设,这样就大大缩减了工程施工的可用时间,使得工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就会更加严格,因此,要确保工程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做好施工质量的把关,运用有效的方法优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更好地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发展。
2.2工程施工的设计规划
水利水电工程的图纸设计是整个施工建设中重要的标准和依据,所有施工内容都要按照图纸进行,图纸的设计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十分严谨。这就要求在设计前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时详细勘察工程施工的环境,进而,能够很好地对图纸进行优化设计。成图后还需将图纸与施工现场进一步比对,及时修改调整不合理的设计之处,做到数据的整体统一,避免在工程施工中出现误差等状况。
2.3注意施工中的隐蔽工程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地基挖掘、地基处理、地下水防水处理以及地下工程竣工后,由于已填埋或者已覆盖,以至于后期难以被检测和维修的工程情况,就是工程施工中的隐蔽工程。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取决于隐蔽工程的质量,一旦工程项目的隐蔽工程出现问题,那么所带来的工程质量事故和工程缺陷是难以估量的。因此,要深刻意识到工程项目隐蔽工程的重要性,严格要求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实施人员要陪同监督,做出详细的24小时监督材料,以便日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将危害降到最低。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3.1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对解决工程地基出现的质量问题效果显著,也是基础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两个内容: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两种类型的施工方法在应用的程序上略有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施工人员要针对施工中的不同情况来选择预应力管桩的先张法及后张法的技术类型,以保证施工质量。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预应力管桩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施工方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有锤击法和振动法等,其中锤击法对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有显著作用。预应力管桩技术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较大程度地减轻因外界地质条件给基础地基带来的沉降问题,有效避免了基础地基因沉降幅度过大,而对工程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3.2岩基加固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会出现的意料之外地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会采用岩基加固处理技术来加固岩基。一般来说,岩基加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隐患威胁,通常岩基加固主要包括断层破碎带、软弱岩(夹)层和河床深槽处理,防止岩基不均匀沉降处理,防止岩基滑动处理。在采用断层破碎带、软弱岩(夹)层和河床深槽处理时,根据宽度大小,可将其挖除到一定深度并清除两侧破碎岩石,然后用混凝土填塞或者浇筑混凝土梁来处理。在防止岩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时,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挖除基坑内的风化破碎岩石、固结灌浆、对坝体进行合理分缝等措施。在防止岩基滑动处理时,施工人员应选择合理的基坑开挖深度和断面形式,设置抗滑齿墙和抗剪键,浇筑重力墩等。
3.3控制性灌浆技术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增加与建设,施工中面临复杂地质条件的情况频繁出现,传统的灌浆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当今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求。因此,人们想到利用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灌浆技术相结合,凭借使用相关的控制技术来提升和改善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防渗性。控制性灌浆技术能够进一步优化对水泥的处理效果,使得水泥的性能越来越稳定,也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防渗效果越来越理想。不仅如此,控制性灌浆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合理地控制灌浆的范围及容量,因此,不但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还能减少工程施工中渗透事故发生的概率。
3.4软土施工技术
软土施工技术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要软土施工的情况,则首先需要改善施工环境,来进一步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采取措施预防水土流失的发生。除此之外,软土施工技术还应该利用科学化、合理化和有效化的新技术及新工艺,以此不断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够弥补软土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
3.5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是将一种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在边坡或地基的岩层或土层中,承受由于土压力、水压力或风力所施加于工程项目的推力,并利用地层的锚固力来维持工程项目的稳定。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够使整体的基础施工方案有效地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作业中。锚固技术在基础施工环节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施工区域的作业环境,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还可以减少工程的作业量,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施工技术及处理措施,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随着我国对基础工程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也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其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人员应在现有施工技术支持下,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来汲取新技术的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汤启明.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105.
[2]廖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2020,(05):176-177.
[3]赵多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3):74.
[4]寇方露.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