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鸿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投入建设,这不仅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更提升了我国工程建设的水平。确保施工质量是施工前提,而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技术的管理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重视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方案的制定,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体系,不仅能提升相应的施工技术水平,更能实现质与量的统一。
关键词: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逐渐增多为,统筹实现建筑市场及企业的收益最优化和社会经济良好发展这两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措施对工程的顺利完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提高,不仅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种类
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完成一个主要施工工序或者是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常见的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和防水施工技术等等。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是不可或缺且用量最多的原材料,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桩基承台浇筑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浇筑质量。浇筑混凝土前需要进行适配,科学的掌握其配比用量,还要注意混凝土的斜面推进,分层振捣,对施工现场运用测温设备,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实时监控,避免温差过大而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
1.2钢筋施工技术
在粗钢筋连接技术方面,机械连接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该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受钢筋的化学成分、可焊性及其他因素影响,且操作简单安全,质量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连接标准接头实践工作中,需要将装有连接套的一端转动到被连接的钢筋位置,来保证套筒的丝扣不大于一个完整扣。
1.3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随着防水技术不断发展,在传统防水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新型防水材料的特点应用于日常防水施工过程中,既要全面设防,也要综合治理,采用复合防水及节点密封的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防水施工效果和技术水平。
2.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存问题
建筑工程工序繁复且用时较长,建筑单位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以提高效率及质量。技术是工程施工的保障,良好的施工技术支持能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速度,减少损耗,降低成本[1]。管理则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在根本上增进工程收益,加快建筑工程发展进程。
2.1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
施工单位在进行日常施工技术管理中,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是其主要问题[2]。一些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者是由下属施工小组负责人担任,并未设立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部门,而这些小组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良莠不齐,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就成了形式主义。
2.2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有些施工单位虽然设立了施工技术管理部门,但是这些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仅仅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来指导施工,难以保证施工技术的质量。另外在施工现场,若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施工人员在使用技术设备时,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从而引发安全质量的问题。
2.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完善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较多。在研究设计图纸和方案时,既要保证对设计图纸和方案的充分了解,又在熟悉施工场地,还有与技术负责人沟通,以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施工材料方面,要做好材料质量的检测与监管,良好的材料结合优秀的技术,才能有过硬的质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如调试工程设备等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进度的有效推进和工程质量的保障。
3.施工技术的管理及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3.1明确管理主体,完善管理体制
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而要想真正的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首要的就是明确管理主体,完善管理体制。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设立专门的技术监管部门,对施工技术实行管理监控。可以将监管部门的人员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施工区域,采用追责制度,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增强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从而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工程质量[3]。
3.2加强人才引进,提高专业素养
首先在现有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途径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满足人才需求的同时提供专业技术水平,。在施工过程中为每个施工部门设立技术指导岗,将这些专业人才放置到这个岗位,随时随地的进行技术咨询与指导,并且能够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完善施工方案以及管理措施。
其次,通过对现有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在培训后进行考核,并设立严格考核制度,有奖有罚,激励施工技术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3.3做好准备工作,保障进度质量
一个工程高速且高质量的推进,离不开前期的准备工作。
设计图纸和方案是整个工程施工的依托。在施工前期要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和方案,在结合实际施工场地的情况下,与设计人员交流沟通,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调整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也要随时随地结合施工技术要求和各个工程要素,总结设计沟通中的问题,调整设计方案。
施工材料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在进入施工场地前,要对施工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进入场地后还要对材料进行抽检,以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之后才能用于各施工环节,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工程设备是施工技术应用的载体。在施工前,要对各类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尽可能地排除故障问题,保障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转,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施工技术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施工环节的多样性使得施工技术逐渐发展创新,而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以提升人员专业能力为基础、以管控材料为保证等多方面加以管控,从而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岢.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20+130.
[2]王永堂.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6.
[3]王松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风景名胜,2019(09):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