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 730060
【摘 要】: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猛,进步较快,但是仍然存在以混凝土裂缝频发为主的许多问题。本文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了分类,将混凝土裂缝分为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细微裂缝、表面裂缝以及温度应力引发的混凝土开裂三类,并且通过分析发现温度变化、施工不当等因素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有效改善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以及做好后期保养工作等方法来防治混凝土裂缝,推动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
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材料,主要由水泥、石子、水、砂等材料混合而成,因为结构强度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混凝土已经成为当下建筑行业最常使用的建筑原料,绝大多数建筑的建设都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作为原材料的混凝土需要有过硬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但是目前混凝土裂缝问题频频产生,建筑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大打折扣,住户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有必要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展开集中治理。
1混凝土裂缝种类
1.1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细微裂缝
混凝土裂缝主要有三种,当在凝结水环境下进行施工后,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细小裂缝,呈现缝隙型,这是一种较常见的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因为在施工时,水汽较多,而进行施工所用的设备无法使水汽快速蒸发,使得许多水汽在混凝土的表面迅速扩散开来,水汽在混凝土表面扩散后,由于抗拉强度不足,混凝土表面便可能出现许多细微裂缝。推测其深度原因,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从而导致施工现场水汽弥漫,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充满水雾,产生裂缝。混凝土的制作离不开水,基础原料中的水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而水则是搅拌的重要中和物之一,随后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时同样需要大量的水进行搅拌,而这些工作大多都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因此现场的湿度会非常高。
1.2表面裂缝
混凝土的表面裂缝成因则和细微裂缝相反,后者是因为湿度较高导致水汽在混凝土表面残留过多从而产生裂缝,而表面裂缝则是因为湿度较低,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因为水汽稀少导致混凝土无法完全凝固,裂缝便会出现。这种裂缝因为出现在混凝土层中间,会严重降低削弱混凝土的坚固性,使其无法完全包裹住钢筋,降低建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3温度应力引发的混凝土开裂
温度应力的产生也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零部件便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但是在混凝土内部因为空间十分有限,这种伸缩可能会遭到限制,进而无法完整的进行整个伸缩流程,建筑内部的部件便会产生温度应力。而混凝土的制作流程对于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当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还未凝结完全,强度未达标时,温度应力的产生就会导致混凝土内的结构发生形变,从而导致较大裂缝的产生,因此在制作混凝土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 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容易导致混凝土中产生裂缝。如前文所述,在许多常见的建筑材料中都可以发现温度应力现象,温度变化成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大重要原因。无论使用哪种材料,都会发生热胀冷缩,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导致结构变形。在建筑业中混凝土与钢筋作为常见材料,都容易因为温度应力发生形变,从而导致大面积裂缝的产生,不过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料制作而成的,坚固性较强,因此形变程度会小于钢筋,也就是说,在同样一段时间内,因为温度变化从而产生的温度应力,会让钢筋产生的形变更严重,混凝土本身的形变程度比较小,较难产生大面积的裂缝,但是在混凝土中固定着大量的钢筋,当这些钢筋发生严重形变进行伸缩时,则会在内部扩大混凝土的裂缝,导致产生大面积裂缝。
施工时与建筑物建成后,建筑材料都会受到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混凝土在合成时因为进行搅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混凝土因为呈现块状结构,并且硬化后体积较大,也容易产生内外温差,种种原因导致建筑物出现温度变化从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2.2 施工不当原因
除开外部环境因素外,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如若操作不当也可能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制作混凝土时,如若没有把握好各材料的比例或是操作不得当都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具体来说,在施工现场调制混凝土时,如果水、水泥或其他原料没有按比例投入,使得某种原料占比增加或减少,将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增加出现裂缝的几率。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遵守相应的施工规章制度,使用错误的施工方法,极有可能降低建筑应有的强度,增加裂缝出现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当下建筑业发展参差不齐,部分建筑公司没有意识到裂缝相关问题的重要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做的不到位,这就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时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3建筑施工中有效防治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要想有效防治混凝土裂缝,首先要从原料上解决问题。温度变化产生温度应力、施工不当等原因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但是上述原因都是在混凝土施工时或是施工后才会造成影响,我们还应从源头出发,保证用于制作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从源头解决问题。为此要建立一套专门的原材料审查机制,确定各种原料的质量标准,除了对水、水泥等主要原料进行重点审查外,对砂、石块等次要性原料的检查也必不可少,因为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每一种原料都对混凝土本身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不对次要原料的质量进行把关,很可能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使其过早产生裂缝。
3.2有效的改善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改进,采取配套的材料及施工方法能有效降低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几率。从以往经验来看,高强度的混凝土材料更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在原料上我们可以选取不容易产生裂缝的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混凝土,增强原材料的可靠性。建筑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公司员工的施工特点,总结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裂缝的原因,对施工方法进行改进升级,并在全行业推广开来,促进全行业共同进步发展。
3.3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除开原料把控、优化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之外,定期期维护工作也能有效阻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建筑建成之后,相关单位应该定期对建筑进行检查,检测其裂缝产生状况,并做好记录。当发现新的混凝土裂缝产生时,要及时通知建筑公司,对新产生的裂缝进行深度检查,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估,并且做好后续维修工作,情况严重时应当做好应急预案。监测单位不仅要定期对建筑物中的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查与记录,还应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容易产生缝隙的情况,并且在同样的原因产生裂缝之前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并且保养维护工作也应遵守行业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小心仔细,保证施工质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结语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会大幅减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拉低建筑公司的信誉水平,严重危害居民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创新施工技术,减少裂缝的产生,如此既能推动建筑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又能保障人民群众安家乐业,方能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晓明.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北方建筑,2019,4(01):58-60.
【2】杨永江. 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 中外建筑, 2016,(6):180-182.
【3】林应淦.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000(00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