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园林工程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城市形象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园林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但是以往的园林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城市园林工程的施工需求。因此,园林施工新技术愈发关键。园林工程主要是借助一系列技术措施,将建筑和园林景观进行有机融合,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予以优化。所以,对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愈发重要。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
1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物种多样性居世界前列,对园林工程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在实际施工时,一定要做好规划,充分利用这些物种资源,如果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引进外地物种,会增加园林工程建设成本,因此,使用现有资源并合理配置,不仅能起到美化作用,还能提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节约工程成本。第二,因地制宜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众多,且区域之间气候差异较大,因此,要根据当地环境选择植物,并到实际施工现场考察,严格遵守景观设计原则,有效搭配园林植物,在后期做好养护,提高园林工程总体质量。总的来讲,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保证园林植物生长良好。
2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开展园林设计规划等相关工作。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对全新的材料、工艺进行研究,也要结合具体的城市建设需求,对城市园林建设的各项关键内容进行部署,建设更加适宜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施工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1种植新技术的应用
①保水剂。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保水剂的合理应用能最大限度上降低苗木移植过程中的死亡率,在对绿化工程整体效益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园林建设的施工成本。在早期进行树木移植的环节中,一旦根部发生失水过多的情况,很可能造成树苗成活率下降问题,甚至造成园路绿化率降低,而保水剂的应用使得根部的水分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这样无论是运输还是苗木移植,都能切实提升树木成活率。②抗蒸腾防护剂。如果苗木种植区域气候干燥,土壤干旱性较强,那么为最大限度上降低木苗木死亡率,就更需要加强对抗蒸腾防护剂的应用,从而借助高分子和分子间隙的网状结构,实现根部透气性的提升,并且按照科学稀释比例进行苗木喷洒,最终在苗木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和减少运输和种植环节中产生的水分蒸发。
2.2土工工程合成材料工艺技术的应用
土工工程合成材料可分为4种,即土工膜、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常适用于植物的固定作业中,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辅助材料。柔韧性强是土工工程合成材料的最大特点,常被用于土质松软的园林建设环境中。三维网垫技术是土工工程合成材料工艺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施工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容量多、空间大等,具体实施办法是将植物直接种植在三维网垫上,给土壤加上了一层绿色保护层,同时,植物也可以良好的生长。因此,三维网垫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山区公路两边,既可保护公路两边的斜坡,防止泥石流事故的发生,还能美化公路两边的环境。
2.3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
高边坡防护技术是园林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新工艺,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构建高边坡,因此要有效应用高边坡防护技术,以提升防滑和抗剪水平,特别是适用人工湖边坡的保护。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是植物防护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来进行高边坡的防护,对于园林工程项目来说,可以实现很好的应用,拓宽了技术应用范围。
高边坡防护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提升了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强度,避免出现水土流失情况,创建出良好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技术应用时要和工程情况结合在一起,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达到预期建设目标。
2.4城市用水和雨水回收技术的应用
在园林施工时,可以利用城市用水回收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用水,如何对这些污水进行治理,是当地政府在城市管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污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保护环境的思想理念。可以设置专门的污水集中区域,采取相关技术对污水进行层层过滤,经过过滤之后的水可以满足园林施工的基本需要,可以用这些水对植物进行灌溉。污水的再次利用对于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从污水回收利用入手,还可以利用雨水资源,把雨水收集起来,采用和污水治理同样的方式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再把这些雨水利用到园林施工当中,是环境保护的良好手段。不仅可以通过污水和雨水回收来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还可以采取微灌技术来合理利用水资源。微灌技术就是利用喷灌或者滴灌的方式,通过小型喷头来控制水量,这样能够让植物缓慢吸收水分。还可以利用智能灌溉的方法,智能灌溉就是利用互联网和传感器等信息技术,来达到无人灌溉的效果。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精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真正意义上做到水资源的节约。
2.5风光互补路灯的应用
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进行反复的利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风光互补路灯是一种造型美观的高科技环保产品,其意义在于充分利用绿色清洁能源,实现零耗电、零排放、零污染,施工过程中具有不需铺设输电线路,不需开挖路面埋管,不消耗电能等特点。风光互补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适用于多种天气条件,晴天光照强,阴雨天风力较大;夏天太阳照射强,冬天风力较大,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互补性,通过路灯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集成系统供电,白天储存电能,晚上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路灯供电照明。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在园林施工中的运用,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可有效地提升园林施工的经济、环保效益。
3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推进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将自然要素和资源进行整合,对园林施工技术的价值和优势进行发挥。在对具体的技术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地理元素的优势特征进行全面的把握。根据不同的地理范围、物种类型对新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进行考量,开设更加适宜的设计施工工作。在有限的施工空间之中,不断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搭配。比如,通过科学摆放,对艺术特性进行展现。其次,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规律,对园林施工设计进行有效把握,将施工工艺技术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融合,做好长久地设计规划,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比如,在树木移植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条件以及树木生存环境。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把握园林施工的关键点。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园林施工技术也随之出现,且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该工艺技术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园林建设的施工进度,还可以优化园林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园林技术工艺的改善以及推动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园林新技术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李立廷,张栓,季京伟.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4):173-174.
[2]陈宇.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花卉,2020(04):86-87.
[3]汪星明.浅谈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9(09):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