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余帝贵
[导读] 摘要: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当前城市建造和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其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湖北省浠水县园林绿化管理所  湖北省浠水县  438200
        摘要: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当前城市建造和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其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针对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具体含义进行了介绍,认为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对城市园林项目的设计形成帮助,其次,本文对海绵城市在市政园林设计中的原则和应用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实际的工作形成帮助。
        关键词:市政园林;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引言: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之中,城市内涝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单位在展开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应用,从而促进城市内剩余雨水的充分循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内涝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1 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理论所指的是将城市作为一块海绵,让其能够自主地进行内部水资源的调节,从而有效地应对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以往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来看,增强城市对水分的调节能力,可以让城市对多种自然性和人为性的灾害进行抵抗,同时海绵城市的弹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海绵城市可以具体表述为如下城市形态,首先城市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具有对水资源的存储和二次利用的能力付,在相应的气候环境改变过程中,其所存储的水资源能够有效地对城市所面对的资源短缺问题形成缓解,如在旱季或是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相关城市可以优先利用由于城市基础功能而储存的水资源,帮助城市提高对灾害的抵抗能力。整体而言,海绵城市理念与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能够帮助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提升,并能够保障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1]。
        2 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园林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海绵城市所指的是城市对水资源的存储和二次利用的能力较强,针对这一理念来进行市政园林的设计既需要加强相关设施对水资源的存储和利用的功能。在园林设计之中,首先需要对下雨的情况进行考虑,通过加强园林在蓄水、渗水和净水等方面的功能,能够比较良好地实现海绵城市的设计目的。在传统的城市设计之中,多数设计理念与当前的海绵城市理念存在抵触现象,尤其是对水资源的排放和利用方面,传统城市和市政园林设计之中缺乏对水资源二次利用的考虑。针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在实施市政园林设计的时候,应当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市政园林设计相结合,从而增强其对水资源进行存储和利用的功能。
        3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市政园林设计中的原则
        3.1 整体规划原则
        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的实践过程中,其首先需要确保在整体上对市政园林的设计质量进行提升,并能够将相关设施和工程的具体功能进行充分的展现。为了保证相关设计沿着这个思路前进,相关单位和人员在推进市政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地考虑城市和园林的发展,以及海绵城市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针对该过程中的种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只有在对整个城市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市政园林的整体规划才能保证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和园林建设之中得到有效的凸显。
        3.2生态发展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相对以往其他时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形成了只有保障生态环境,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保证发展有效性的共识。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和海绵城市理念实践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也需要对这一原则进行突出和关注,提升城市和园林设计的生态特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可以首先针对城市内部的水体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摸清,如城市中的湖泊、河流和水渠等,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将这些环节纳入到城市和园林设计的体系之中,保证城市排水系统的实用性和生态性。

在这种设计原则之下,海绵城市在遭遇严重降水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利用河流和湖泊等天然系统来完成排水,并依托这种方式加强城市环境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2]。
        3.3 因地制宜原则
        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展开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还需要对水文地理条件进行全面的考虑。水文地理条件是影响海绵城市设计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对其进行全面的考虑则将导致海绵城市的设计难以达到实际的需求,因此相关人员在展开设计的前期工作之中可以着重加强对城市综合条件的考察,如当前区域内的年均降水量和城市的地理位置等,以此为画面城市理念的实践提供依据。
        4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4.1 严格规划城市人工及自然水体区域
        在海绵城市理念实践过程中,对水体的设计和规划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从实际情况来看自然水体系统在包容性方面较强,但同时其对变化的敏感性也较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不能够仅仅将目光集中在园林本身的设计上,还要从水体的特征入手,来对城市中的相关水体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并避免将部分具有较强敏感性的水体规划到当前的建设区域内。同时,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的时候,相关单位也需要对城市的排水和雨水的开发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保证两个系统在当前的海绵城市基础上得到充分的补充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海绵城市对水资源的存储和二次利用的功能。此外,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 相关单位还需要对我国当前城市的土地使用现状进行关注,在设计之中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并对相关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应用,以此缓解我国当前城市用地空间减少的问题[3]。
        4.2市政园林景观之中应倡导下沉式设计
        在当前的城市园林设计之中,相关单位还应当对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实施园林设计工作,严格地对相关区域的绿化速度进行控制,同时在园林设计中相关单位的雨水花园可以建立相对较多的人工空隙水绿地,并在低影响的理念下来进行城市园林的开发。
        4.3 增加园林景观中透水性辅助材料的使用
        针对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部分的设计之中主要使用砖石、混凝土等材料来进行地面的硬化,这些材料在透水性方面较弱,因此无法充分满足海绵城市的设计需求,同时由于地下水位的硬化程度相比较来说通常较高,因此当雨水无法有效渗入地下水系统中时,地下水存在着较大的压力流失风险。为了减少城市园林受到城市内涝的影响,在进行地面材料的使用过程中,相关单位可以采用具有一定透水性的混凝土材料,并采用同样具有透水性的陶瓷作为城市广场和人行横道的地面材料,在这种方式之下,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之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了保证海绵城市理念在实践之中得到有效的利用,相关单位和人员首先需要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和意义形成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其次针对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摸清,在此基础上结合海绵城设计之中的相关原则,最终将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明亮、徐旭、桂波. 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 v.18;No.317(16):16-17.
        [2]邓婷.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 环球市场, 2020(23).
        [3]影 王. 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讨[J]. 智能城市应用, 2020, 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