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利工程为抓手 助力高标准园林农田建设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吕顺强 王晓玲
[导读]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
        河南省山水田园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对土地进行划分,划分为方田这样的形式,进行有效灌溉。在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是以工程兴修为主,其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例如灌溉、排水以及除涝等相关内容,全面改造劣质农田,提高农田实际利用效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
        1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视,并十分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在农田建设中,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对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而言,主要是指旱能进行灌溉,涝能排,是十分便利的机械作业,具有高效性,是一种生态农田水利工程。另外,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当中,以农田灌溉需求为基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建设过程中,以环境友好模式为核心,加快农业发展,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发展。
        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是以节水灌溉以及建设水利工程为重点内容。近几年,从全球范围看,气温在逐渐变暖,降水也呈不均匀化分布。因此,就会频发一些旱涝等灾害,进而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也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应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农业建设发展,并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因而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对于我国来讲,在农田水利方面是十分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农”问题对农业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农业发展建设,不仅对国民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影响着国民经济能否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只有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才能保证农业发展实现增收目标,同时这也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基础,确保国民经济有效发展。第二,农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是不能替代的,具备着有限性特征,却可以循环利用。如果利用不当,将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对生命安全会造成威胁。另外,水资源容易受到污染。针对这样的情况,应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开发。水资源能够得到长远化发展,不仅关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生存。在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放长远眼光,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稳定持续化发展。第三,农村在发展中,水利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是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核心。因此,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农业发展,应减少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效益,并促进农业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当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的问题
        3.1 缺乏严格化工程建设标准
        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以农田边、生活区为主,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但在一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地方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际建设中,经常会发生特殊化问题。当完成工程建设以后,应依靠农民力量,进行相关保养维护。但在这些保养维护工作中,没有以具体规范标准为基准,导致水利工程维护保养没有落到实处,进而对水利工程寿命造成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构成的。在这样的局面下,其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缺乏一定的认识。另外,在建设监督人员综合素养上也不尽如人意,导致水利工程面临一些问题。
        3.2 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化发展,工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会作用较多的废水,进而对水源产生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对农民生产生活会造成困扰。如果地表水源遭受到污染,地表植物环境将十分令人担忧,会发生水土流失等情况,最终对土地资源造成重要影响,并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质量。
        4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策
        4.1 建立水利工程建设激励机制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政府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政府,应依据农田水利工程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体制,并给予农民一定的鼓励,调动农民的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同时政府还应给予农民一定的奖金进行奖励。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但应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快建设效率。除此之外,政府还应给予农民一定的引导,使其能够投身于水利工程当中,确保工程建设在资金成本上有着多元化特征,真正推进水利工程全面发展。
        4.2 定期培训工作人员
        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确保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提升,就应提高技术水平,或者是增强综合素养,从这两方面作为主要出发点。因此,在农田水利实际建设中应定期培训工作人员,进而提升相关人员综合能力。针对员工培训应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知识,应积极组织农民进行虚心学习,这样才能对相关技术进行全方位掌握。第二,作为工作人员,应加大学习内容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在交流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不仅能确保团队意识的提升,还能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具有标准化特征,真正意义上促进农田水利和经济发展需求相吻合。第三,在设计农田水利项目过程中,应以具体情况为基准。这样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平稳运行,还能有效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5河道生态恢复设计
        5.1城市河道治理后的规划设计
        在自然界中,河道特有的生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方面能够实现对自身周边的生态环境滋养;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对自然环境的改善作用,为有效保证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时避免对周边河道带来不利影响,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前所在城市的水利工程河道进行科学规划,以此降低河道在治理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5.2河岸线生态设计
        从整体上来讲,对城市河道进行景观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构建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二是为居民、游客在娱乐方面提供便利。因此,在进行河道河岸线生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将原本陡直形式的河岸线治理为分层、台阶、自然坡地形式的河岸线,这样做能够从多个角度满足城市居民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是根据河岸线的分布情况进行人行道、自行车道的修建,以便城市居民对河道进行观赏以及满足健身方面的需求。此外,还要重视对河岸线的绿化设计,所选择的植物要与河道周边环境相协调,更好地体现出河道环境的美观性。
        5.3河道道路景观设计
        应坚持自然的、和谐的理念进行河道道路景观设计,这主要在于河道景观道路与城市中其他类型道路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通常情况下用于城市居民休闲、散步,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将运输与休闲两种道路分开设计,将原本河道周边道路与植物区、公园等融合效果比较差的空间转变为更为丰富的河道景观观赏区。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在建设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应对农田水利工程具备合理性认识,针对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等,提出相关对策,这样才能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拥有的作用,在真正意义上确保工程项目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春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221.
        [2] 戢鹤嵩.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36(4):61.
        [3] 于平,马华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98.
        [4] 孟红.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考试周刊,2016,(7):188.
        [5] 林晓峰.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中的抗旱防涝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7):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