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水利建设工程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11600
摘要:科学合理的围堰技术方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保证围堰使用安全性及其整体施工稳定性,切实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本文系统分析了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从水文地质信息勘察、工程设计审核、结构动态监测、风险应急管理、安全管理5个方面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和保证建设项目顺利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导流与围堰;施工技术;水利水电
引言
借助围堰施工技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整个项目的环境水平,确保环境的干燥性,为现场作业创造良好的作业平台。因此,围堰施工技术对于整个水利项目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围堰应用和施工等方面展开讨论。
1水利水电施工导流技术及其应用
1.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是指在地势平缓的河道和宽广的滩地平原地区,在河滩和河道两岸进行渠道开挖,修建围堰于基坑的上、下游,促使河水可通过渠道下泄。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充分利用原有河道进行明渠导流,可有效降低水利水电施工成本和工程量。明渠导流一般适用于河床较宽、沿岸较广阔的古河道或台地,不适合用于流量大河床狭窄和河床覆盖层较深的地方。如果导流需求较大,该地方不适合隧道导流,水利水电施工需满足排冰和通航的要求,可采用明渠导流方式。明渠导流具体应用时,应先布置明确的导流轴线,一般布置在距离河床距离不远的宽阔的古河道或台地上,明渠轴线延伸出上下游围堰外坡脚,水平距离应满足防洪的需要。明渠出入口位置应与上、下水流连接,为确保水流畅通,要求明渠转弯时的最小半径应大于渠道底宽度的5倍,明渠轴线设置应尽量缩短渠道长和深度。
1.2涵洞导流法的运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运用涵洞导流法时,则通常是借助于涵管来实施有效导流,在运用此方法时,一般适宜用在小型或是中型的土石坝施工之中。其施工面虽说较为之大,然其在经济性上却是十分强,因而在实际施工中的运用也十分普遍。涵洞导流方法在运用阶段,是在大坝基岩或是河滩之上设置涵洞,在大坝基岩之上实施涵洞导流施工的过程之中,则一般是对其基岩来实施沟槽开凿,而后再利用于衬砌这一方法来开展施工工作,在顶部还应盖上混凝土拱顶。对于某些涵洞导流方法来说在运用期间,受到结构因素的影响需穿过土石坝心墙时,那么则需先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案分析,制定出适宜的防渗处理策略,防范在此期间受到渗漏情况的影响,而影响到土石坝的实际稳定程度。在规划涵洞的过程之中,还需尽可能规划为直线状态,在处理进出口位置的过程之中,则需针对水流量的实际大小来实施针对性的调整,确保出口位置的水流能够保持畅通性。
2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围堰技术
2.1淤泥清理
围堰施工完成后通常利用井子沟挖掘的方式,实现基坑的有效排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水再开展淤泥的清理工作。实际工程中可利用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清理淤泥,并将清理的淤泥利用货车运离现场。围堰施工时一定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预定的方案开展相关作业,同时要保证围堰顶部高出水流表面0.5m以上,若围堰发生渗漏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水中作业时施工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佩戴的劳保器械和安全满符合标准要求。清理淤泥过程中要保持安全距离不低于10m,同时确保施工作业平稳性良好,清理淤泥前要有效探测淤泥深度,在没有充分掌握淤泥深度的情况下严禁开展清淤作业,这也是防止淤泥清理时机械难以开展作业和施工人员发生安全事故的基本要求。
2.2基坑排水作业要点
围堰项目的关键为隔断水流,确保整个项目作业环境的干燥性,故而于开展围堰作业期间,需要就作业的抗腐蚀表现和耐水冲击等给予确保,需要完善基坑排水作业。现阶段,较为典型的基坑排水方式包括经常性和一致性两类。前者又可以划分成多次排水模式和内侧单次排水模式。主要目标为渗透水、作业废水和内积水等为核心,要求基于基坑排水就整个架构干燥情况予以保障。
2.3围堰平面布置和堰体砌筑
围堰基坑的面积不平均时,会影响主体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布置平面时,应将基坑的横向坡趾和主体结构轮廓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m以上,基坑纵向坡趾应距离主体工程结构轮廓2m内。应结合主体工程结构的轮廓、导流方案和围堰的类型,根据主体结构轮廓布置上下游横向围堰。在围堰砌筑施工时,须先进行测量放线,明确好堰体的轴线并划分施工范围,测量围堰体断面尺寸和整体砌筑的高度并合理设置护坡木桩。在砌筑时要求整齐摆放,在围堰体结构砌筑结束后应敷设布条以起到防渗水的作用。在支护时从围堰体内部开始打桩,在围堰体和钢板间填充好土袋,清除淤泥,在全部工作结束后要求做好人工排水检查,以确保该结构防渗性能良好。
2.4人工装袋堆码黏土
在现场黏土量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现场黏土作为施工材料,若其质量或数量达不到工程要求则需要场外购买。采用卡车将外部采购的黏土运至现场,然后安排专门的人员装袋,以编织袋容量的2/3或1/2向每个袋子填装黏土,并对装填好的编织袋利用细麻绳或铁丝缝合。砌筑过程中要确保错峰堆码整齐、土袋平放,选用待勾的木杆将水中的土袋放置到位,按照层层堆码的方式直至达到预定高度。
2.5过水土石围堰
水利水电施工围堰技术中,过水土石围堰技术使用的是铺设钢筋网的方式,将钢筋网设置在围堰下游大坝坡面上,钢筋网的作用是避免围堰上游坡面石块被冲走,并将主锚筋埋设于下游的堰体中,在发生水流冲击时,围堰的顶端与下游剖面不会同时滑动,引起围堰事故,可提升围堰施工的安全性。由于过水土石围堰的结构与土石堤坝结构较类似,在施工时可就地取材,直接将堤坝用剩的土方石料或废渣用作围堰施工材料,围堰结构拆除方便。但该围堰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时工程量大,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多,工期较长、沉陷量较大,尤其在汛期时,必须开展围堰结构维护工作,避免围堰发生坍塌,影响围堰结构作用的发挥。
2.6围堰的拆除和加固
水利项目作业于围堰建成之后,应当选择挖掘机等设备给予必要的二次夯实处理,使用对应的技术就围堰的渗漏情况开展必要的实时在线检测管控。就围堰存在塌方问题期间,可以使用沙袋、木桩等给予必要的维护,由此最大可能的避免坡面存在位移情况,降低自然气候等对于坡面带来的巨大影响,显著提增围堰的整个稳定效果。
结语
毫无疑问,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围堰的作用至关重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质量情况。故而,在围堰的施工作业期间务必严格关注和把控围堰的各方面施工技术要点,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围堰施工方案。意识到围堰的重要性,近年来业内也进一步加大了对于围堰的研究投入,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前沿围堰施工技术,这在一方面很好的带动了围堰施工技术的发展。对于相关施工单位,也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姿态,加强引入前沿的施工技术方案,综合高效的使用,以此来提升自我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工艺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高度关注对于作业人员的培养和提升,系统性的科学培养可以更好的帮助其实现发展,而这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怀忠.水利水电施工中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8,9(12):147-148.
[2]刘闹闹.浅谈水利水电施工对于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名城绘,2020,5(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