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与系统建模研究 杨琪 吕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杨琪 吕顺强
[导读] 摘要:我国水资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山水田园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水资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范围越来越大,对农业来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农田水利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模
        信息化是以现代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是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可以使图形绘制更加精确,有效避免误差。同时,在分析地质地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处理数据,得出更加科学的结果,有效解决因为地形原因或者勘测难度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升工作效率,逐步实现一体化管理。此外,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工程的安全性,使管理工作更加严谨。
        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概述
        1.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在最早我们对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时,主要是依靠人工的方式。然而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就会导致在对水利工程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误差。然而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系统的出现,就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因为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而且可以将各个管理系统联合起来,确保对于其中的信息可以进行共享,从而来保证了管理的效果,推动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1.2 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因为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当我们对这个工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时,要求我们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要对其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项目进度以及环境信息进行管理。当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管理系统具有先进性,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求,也要保证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进行满足,从而来保证它能够为水利工程中的相关施工人员提供服务。
        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模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从而来开展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建模。这个信息化系统包含着网络传输层、数据资源层、业务逻辑层。通过这三个部分对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从而来保证这个系统能够为人服务。
        2.1 进行总体框架的建模
        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建立起数据管理模块、水资源管理以及实时监测和项目管理四个部分。通过数据管理模块,可以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将信息输出为能够被施工人员理解的形式,从而为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支持。而资源管理和实时监测就能够保证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能够及时的发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项目管理模块,它是能够对水利工程的进度、资金和施工计划,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管理,从而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
        2.2 数据采集框架建模
        在水利工程中对数据的采集,一般可以通过GIS系统,以及环境数据和社会数据进行建模。GIS系统的三维性、可视性、模拟性可以准确的界定工程开展的位置,以及它的地理信息。而环境数据一般也是通过RS系统,以及DPS系统来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数据的收集。社会数据与地理数据环境数据相比,它的结果并不是非常的准确,主要是由于它是通过走访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收集。


        2.3 资源定位和迁移的建模
        由于水利工程是对水资源的利用,为此我们必须保证对水资源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当对水资源的位置进行确定之后,才能够科学的规划如何利用这些水资源,为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水利工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无疑会涉及到资源的迁移,所以当我们建立水资源的迁移模型时,一定要保证它的可操作性,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
        2.4 项目进度的建模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项目的进度。而且必须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对进度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整个工程的进度状况,也要进行跟踪调查。而对于水利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时,主要是包括着施工阶段、养护及阶段以及整体工程进度三个部分。在施工阶段,一定要对水利工程进行除涝工作,以及相关的供水灌溉,对这些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水资源的保护。在养护阶段,就是要对水利设施,以及养护人员的数量进行科学的规划。整体工程进度的建模,主要是要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而且对整个进度的动态要进行分析,从而来统计整个进度状况,并且根据统计的数据调整进度安排。
        3 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3.1 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了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这就要求我们的相关建设人员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的作用,从而来投入更多的资金,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施工的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将这些信息运用到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从而来保证基础设施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2 提高思想认识
        要求在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从而来保证计算机技术能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也能够使他们参与到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而来保证水利工程更加符合人民的需求。因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所以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思想认识,从而才能够保证建设起更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
        3.3 建立信息平台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数据,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确保各种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共享。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起的网络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直接的处理,确保了管理信息化的效率和水平。而且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
        4 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水利工程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就必须建立起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化。文中通过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分析,从而来探究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建模。通过系统建模来分析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各种具体要求,从而提出了管理信息化的策略,使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苏琴.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0.
        [2]贺纯明.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J].内蒙古水利,2015(02):161-162.
        [3]徐祥安.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利用[J].四川水泥,2014(10).
        [4]俞志新.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
        [5]王丽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