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22
摘要: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如果没有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开发并利用资源,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并提出了节约与环保理念,尤其是在地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势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开发使用方法。为此,需要对水资源及地质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提升在相关方面的认知与技术水平,在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基础上,保证资源不会枯竭。为此,要在水工环工程施工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地质方面。因此,相关研究者要在水工环地质突破方面下功夫,将其作用最大化激发出来。
关键词:环境保护;地质水工环施工;影响
1、环境保护措施对地质水工环工程施工的影响
1.1 地下水位下降和潜水位上升
目前,地下水位下降是水文地质灾害中常见的问题,这一问题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其内部材料断裂,不仅会导致经济的损失,甚至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1.2 潜水位上升危害岩土工程
潜水位上升可以引起很多岩土工程问题,主要表现在(1)潜水位上升后,导致土壤出现沼泽化,盐渍化,从而改变岩土的物理性质,增强岩土和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2)潜水位上升后,原来干燥的岩土被水饱和,软化,降低岩土抗剪强度,可能诱发斜坡,岸边岩土体产生变形,滑移,崩塌失稳等不良地质现象。(3)潜水位上升,可能使洞室淹没,还可能使建筑物基础上浮,危及安全。
1.3 缺乏水文分析
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只有做好水文分析工作,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岩土工程危害的出现。但是,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工作中缺乏水文分析,就工程角度而言,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针对性的选择水文地质材料,也没有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使得地下水位在运行过程中对岩土体以及建筑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2、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优化策略
2.1进行改革实践的发展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实际过程当中,应当对先进的发展技术进行不断的开发,重点需要加强对于工作方法的完善,以及引进先进的设备,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力,使其能够在推动水工环地质相关内容的发展中完善自身的实用性价值,做到物尽其用。水工环地质勘察各项工作的开展,还需要能够提升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并确保工作质量。根据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应当做到因地制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强调对水工环地质的发展进行改革,确保水工环地质相关内容的顺利进行。
2.2全面有效开展地质勘察工作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相关的体制建设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在管理机制的建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农业、林业的发展尤为显著,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并确定出一定的发展目标。加强水工环地质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视力度,根据存在的各项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确保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出水工环地质的未来发展方向,指明工作内容,以此推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平稳进行。
2.3发挥技术创新的影响力
水工环地质各项工作的实际开展,需要顺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状况,技术的影响意义不可忽视,顺应高新技术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迎来了生机,工作进程获得显著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出了力量,水工环地质需要能够发挥出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水工环地质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将水工环地质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2.4完善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与流程
目前国内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待提高之处,还处于不断完善与“成长阶段”。为了有效解决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国内勘查技术水平,地质勘查管理人员应与科研人员一起,对该项技术的各个开展环节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改善技术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够研究出更多的勘查技术手段,不断对国内的勘查技术种类进行丰富,有效增加勘查技术的针对性与灵活性,保证在不同地质环境之中,勘查工作都能得到高质量的开展。在保证勘查技术不断优化的同时,业内人士还应对国内各地地质特征以及开发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研究,要准确分析出不同地质条件下合理的地质勘查技术流程,从而不断对现有流程进行改进与完善。技术人员要以地质观测为主,对地下资源以及地下水实施综合性观测。要在实际勘查过程中,先对钻孔静止位置展开测量工作,同时要对该区域地下水进行抽样检测,对当地水文地质实施初步检测工作。且要对钻孔岩芯进行地质编录,要将其作为参考,对地下水实施动态化观测,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以便专业人士对当地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鉴定。而且结合水质数据,技术人员能够准确计算出岩石的放射性水平,并会参考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得到最终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结果。
2.5 科学处理地质工作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经常会产生废气,废水等各类废弃物,并且在勘察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还可能会造成噪声污染。因此,要求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科学处理地质工作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以此减少废水的排放,在处理废水时,必须进行处理之后再排放,严禁直接排放废水,污染其他干净的水源。同时,不能随便放置废弃物,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在废气处理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避免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污染。此外,应当设置绿化带对噪声与粉尘进行隔离,将居民生活区与工作区隔离,以此降低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
2.6保证地下水位和潜水位正常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程中,需要格外重视地下水位以及潜水位是否正常,如果地下水位以及潜水位不正常,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进行,针对于潜水位问题,要加大引水管道以及给水管道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管道出现渗漏,要及时修复。而对于地下水位问题,为了避免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发生,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地下水抽取以及采矿的管理力度,如若发现违规操作,要立即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也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工程施工存在各种隐患。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岩土水理性质的分析和研究,因为岩土水理性质也与地质勘察工有着密切的关系。水理性质的分析工作主要包括透水性,持水性等分析,相关研究表明,水理性质除了能够改变岩土强度外,还影响着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对此,要加大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其的分析,测试,得出准确性的数据,保证地下水分析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地质勘察工作质量。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资源的使用情况也在不断攀升,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国家各项经济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发展的特殊阶段,国家开展经济建设不应当以牺牲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资源的日趋紧张使得国家发展不得不重视到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尤为关键。在水工环地质的实际发展当中,应发挥好地质调查的优越性,同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以此促进水工环地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焦桂权,冀卫平,赵宁.水工环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方法[J].中国标准化,2019(22):109-110.
[2]朱哲,董保平.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98.
[3]吴丽丽.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J].世界有色金属,2019(01):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