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矿第一地质队有限公司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在进行矿山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具有着较高的危险系数,同时加上矿山企业,为了能够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便出现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没有重视起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矿产生产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以此在本文的分析中,就着重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以及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山体滑坡
引言
地质灾害是一种会较大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日常生活的地质现象,主要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作用所引起。在我国时常发生地质灾害,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就是滑坡,特别是近年来大型滑坡灾害的频率不断增加,也相应增大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数目。因此加强对滑坡治理与防护刻不容缓,研究滑坡稳定性及其成因和防治问题对人类生活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在某一地区具有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发生滑坡地质灾害。滑坡地质灾害一般会因为雨水、振动等因素,使得山体的斜坡内部结构发生破坏,从而出现岩石或土壤下滑的现象。滑坡地质灾害所发生的位置和滑坡岩体的大小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滑坡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一般无法估算滑坡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的破坏程度。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较多,但是究其本质原因,是因为山体斜坡的稳定性较差,破碎岩石土壤较多,破碎的岩石土壤能够发生位移的空间较大,如果出现外力的作用,例如雨水的冲刷,就会导致坡体出现下滑的现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自然地质灾害。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壳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会因为地壳活动产生的地震引起滑坡地质灾害。除自然原因之外,一些人为的因素也会导致出现滑坡地质灾害,例如大型的建筑、道路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人为的对坡体造成了破坏,为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地质灾害。
2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方法分析
2.1钻探技术
在对矿山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查时,钻探技术属于常用的技术手段,从以往的应用经验来看,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中型矿山的勘查。在对此类矿山展开地质勘查时,所需要采集的内容较多,如岩层性质、滑坡影响范围、矿山表层坡体厚度、地下水分布情况等。借助钻探技术有助于此类数据的有序采集,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部分应用内容:第一,选择恰当的钻探点,根据前期踏勘时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来分配钻探孔的具体位置;第二,利用钻机向地面深处钻进,控制钻进速度、钻孔直径,待钻孔深入到稳定层以下时,暂停继续钻进,对于该层的土质进行样品采集,随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理化实验,得出稳定层以下岩层性质、综合强度等参数,将所有样品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得出该矿山区域的基础地质情况。
2.2地震映像法
地震映像法在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我国许多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与预测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震映像法又被称作为高密度地震勘探和地震波勘探法,是一种基于发射波法中的最佳偏移距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常用的地表浅层的勘探方法。地震映像法可以利用的信息主要包括折射波、反射波、绕射波和具有一定规律的面波、横波和转换波。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专业的设备激发地震波,并对地震波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能够准确判断出该地区是否存在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在采用地震映像法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要根据所勘察山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必须考虑到被测点波形的变化情况,减少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最大限度的保证地震波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从而对地震波波形特征作出精准的地质参数分析,为接下来的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滑坡地质灾害的有效应对策略分析
3.1建立滑坡地质灾害数据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自然灾害的预测与应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数据库的建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数据库在滑坡地质灾害的检测中有着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以宏观监测、相位位移、绝对位移等相关的数据作为基础和重点,在规划好监测区域之后,甚至科学的监测点,在监测点中设置相应的设备和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等,对特定区域内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对该区域内的多项数据进行高效的收集,之后借助信息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判断出该区域是否存在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此外,想要将数据库的实际作用最大化,需要在被监测区域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降低外部环境对所监测数据的干扰,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
3.2加强地质监测
通过加强地质监测,可以对坡体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且根据灾害预测体系来预估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好人员疏散或者土层加固处理,以降低灾害发生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多选择GPS技术来辅助监测工作的进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监测点的所在位置需要选择在地层稳定性较强的区域,具体数量也需要结合矿山整体规模来确定;第二,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如果中途出现监测点破坏的情况,也需要借助引测的方法来设置新的检测点,确保采集数据的应用价值。
3.3加强矿山工程边坡稳定
为了避免在矿山发生类似于滑坡这样的地质灾害,就需要着重在容易发生这些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有效的处理。例如需要进行矿山工程边坡的稳定工作。在实际的加强的工作当中,可以采用排截水、护坡以及支护方面的工作,以此能够避免由于伴随着开采的深入,对其周边环境的内部地质情况,造成极为严重的地质破坏。同时,还需要针对地下水文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此能够在未来的开采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矿山环境的加强,充分的保障在未来的开采过程中能够,不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为了保障进一步的提升矿山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避免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的出现。
3.4强化安全教育工作
应对滑坡地质灾害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强化工作人员和附近人民群众的安全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社会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尤其是在当地的雨季来临之前,要通过电视、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保证社会群众可以接收到良好的安全教育,通过施工人员的施工、加固和维修等工作,对坡体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加固与处理;同时要为社会群众宣传一些合理的躲避滑坡地质灾害的应急措施,保证如果出现滑坡地质灾害,周围的居民可以掌握一定的自救措施,保障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滑坡地质灾害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是威胁我国许多地区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要采用科学的勘察方法,并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保护工作,从而降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以此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男,杨殷哲.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J].华北国土资源,2018,(003):P.0032-0032.
[2]许圣强,彭妮.矿山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治理设计分析与应用思路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9,(005):P.0335-0335.
[3]邓亮.对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的思考[J].有色金属设计,2019.
[4]马敬仁.试论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07):P.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