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邓子波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邓子波
[导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处于空前的高速发展当中,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下发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主义国家的背景之下,资源开采行业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采掘一工区  云南玉溪  653405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处于空前的高速发展当中,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下发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主义国家的背景之下,资源开采行业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国家的新型政策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相关的矿产开采部门的要求比以前更加严格,在矿产开采当中对于数字化测量技术是一个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利用良好的信息手段,为矿山测量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在控制投资成本和保障工程合理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利用信息技术的大数据统计对整个矿山的总体情况作出分析,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现资源的有效的归类,在最小的成本下,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数字化测量;矿山测量;应用策略
        引言:数字化测量技术是指在矿产开采工程开展之前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山体地势进行一定的前期勘察过程,旨在对矿山地质的构成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施工数据,根据现场岩土材质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占比,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大幅度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建筑工程的质量。
        1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意义
        在现代化的矿山开采工程当中,为了确保矿山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常使用基于北斗技术的GNSS数字化测量对矿山周围的自然环境做出分析,得出有效的测量数据为日后的开采过程打下基础。在数字化测量技术当中常使用全自动无人值守检测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开展,极大的降低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监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北斗数字化技术的高频率高动态的监测,可以随时掌握动态的位移数据,及时准确掌握重点构筑物的形变位移的结果,在全天24小时的检测力度下,可以实现重点构筑物在不同的自然天气情况下的不同位移数据,监测过程简单,无需布设复杂的监测控制网,在整个矿山只需布设2个监测基准点,就可以实现对需要进行形变位移监测的对象进行直接的监测。监测系统布设的基准点也可以作为日常GNSS RTK测量的基准站点,则日常RTK作业则无需每天作业前架设基准站,可以直接出去作业。提高RTK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
        2 在矿山测量时常出现的问题
        2.1 矿山测量过程当中施工作业难度大
        在矿山开采的测量过程当中需要用到一定的大型测量设备,这一设备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的精密性极大,受到周围的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展开施工,保证得到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在数字化测量过程当中需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地势地貌的判断做出有效的前期勘探计划。对于一些地势较为复杂的地区,常常需要通过无人机技术对周围环境做出一定的侦查工作,才能展开后续的勘探工作。
        2.2 构筑物位移勘测工作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矿山工程测量过程当中帮助作业人员了解构筑物在不同情况之下的位移情况,得出测量数据的重要过程。在数字化测量过程当中,对于测量位置的选择需要多加考虑,防止因为偶然性因素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矿山数字化测量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多个地点的地势情况,根据当地地理位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在具体的测定过程当中需要多次测量考察选取平均数据进行分析。
        2.3 缺乏前期的勘测工作对于测量工作的影响
        在很多矿山测量团队当中为了提高工作进程,过于急于求成,没有对施工地点,周边人员,气象勘察方面做出相应的前期判断。盲目的施工,甚至出现在夜晚施工的情况,对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施工过程当中没有严格控制噪音的危害,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在施工的地址和气象勘察方面没有深入研究,凭借主观意识去进行工作,缺少前期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分析,对后面工作的展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没有相应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不能系统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


        3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当中的应用
        3.1 基于三维视图下的数字化表现
        在矿山测量的过程当中,基于北斗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矿山测量数据的三维视图表现。利用三维视图可以直观的表现出整个地势的分布图象,同时对整个山体的机构作出综合风险,可以为后续的施工过程当中勘测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位置,对整个山体的结构组成以计算机建模的形式实现动态分析。利用三维视图的直观表现,可以对施工地点和人员调配做出细致的规划,同时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规避在后续开采过程当中的施工风险。同时三维视图对于山体构成的分析,可以快速的探明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3.2 相关避雷措施的建设
        再具体测量过程需要加入一定的避雷措施,防止因为自然灾害对整个测量工作的危害。在雷雨天气时,雷电会导致整个测量设备出现高负载和磁暴现象情况出现,整个测量设备的材料对雷电的承载能力有限,不但对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易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对于避雷装置的安装,可以有效避免雷雨天气的影响,在安装前要做整个测量设备的结构进行分析,选择科学有效的安装位置,同进行相关的实验工作,保障避雷装置的有效性。在进行矿山测量工作之前,需要对其设备的所处环境进行严格的专业分析,在保证安全和机器的稳定下开展工作。对于测量位置的选取需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在难度较大的地点施工时,要注意大型机械设备的稳定性。
        3.3 数字化测量数据的分析
        通过数字化测量技术对山体的整体构造进行数字化建模的分析,相关的测量人员要根据得出的数据进行相关的整合,从而得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构筑物位移上,相关技术人员要全天候的做出动态数据的分析,随着根据现场的实时数据变更施工方案。同时在山体的开采过程当中,要考虑整个山体的稳定结构,整个实时施工当中山体偏移方向的研究,做好相关的预案工作。利用数字化信息做好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在工程项目的制定当中,要对项目的基础做出详细的考察工作,在项目的风险预测上做出完整的分析。在开采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个项目的风险问题,在项目的最初阶段明确作业所需的标准,做出合理的分析,同时对面不确定因素要做出相应的预案,保证在对面突发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在项目的发展阶段,要根据相关的数据明确工程项目的作业目标。
        3.4 数字化绘图技术的应用
        在开采的过程当中运用数字化绘图技术可以对开采区域实现全天候的检测工作,实时的将开采模型绘制到计算机当中,通过计算机绘图对整个矿区的分布进行分析,实时的调配现场的人力资源。在数字化绘图的过程当中,其图形比例可以随时的进行缩放和拼接,相比传统的绘图手段,在数字化绘图的过程当中其精密度更好,作业点的标注采用GPS定位的手段,提高作业过程的精度,同时可以避开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点进行施工。可以无人机的手段辅助数字化绘图工作,可以实现整个地区内山体情况测量的全覆盖。
        结束语:在现代化的矿山测量工作当中,采用基于北斗技术的GNSS数字化测量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测量结构的准确性,利用其得到的时候实现三维模型的绘制和计算机建模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实现我国产业的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建筑。
        参考文献:
        [1]刘金芳.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矿山地质测量中的有效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4):121-123.
        [2]尧燕,张恒僖.试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2):266-267.
        [3]江灵强.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23):135-136.
        [4]张献慧.试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居舍,2020(33):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