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水利建设工程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116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减少或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服务,而且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且根据具体工程,探讨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与策略,以期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工程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做好工程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各工序、各环节顺利开展、有序完成的前提。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促进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鉴于此,水利工程管理中,也要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
首先,施工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容易受到“人员、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这五个方面的质量管理力度,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针对工程实际,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和业主单位的审核后方可施工,并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减少施工中的失误,确保顺利进行施工。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禁止擅自更改图纸内容。其次,安全生产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要按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针对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解决。在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设立专项资金,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最后,施工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有效的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项工程能够圆满竣工的保障。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价款结算等工作,以工程成本管理为重点核心,加强成本控制和目标管理,并且需要做好工程结算,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降低消耗,严格控制非生产性的开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
2.1确立科学合理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项目主要包括围堰、坝体填筑碾压、深基础厂房等,所使用的工序和技术较为复杂,各工序相互衔接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这便更加大了技术应用的复杂性。水利项目工程的施工周期较短,需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潜能,运用直线式的形式组织施工环节,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秩序性和灵活性。还需提升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为了提升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推进效率,项目经理可制定具体的措施,全面监控工程实施,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来保障项目达成预期的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各小组,进一步规范各施工环节有序进行。在开展工程项目时,项目经理可通过例会制度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方案,保证信息沟通的顺畅性,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质量。还可形成项目经理中心机制,形成队长、班组长及一线人员的自检体系,制定施工人员自查、施工队检查、项目经理最终审查的机制。严格按照各环节的关键部分、隐蔽部分及施工流程进行逐级检验,并将相关记录进行归档整理。
2.2积极倡导节约用水,建立城乡节约用水保障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节约用水落到实处,并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恪尽职守,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节水管理体系。另外,建立和完善计量收费与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体系能够更为合理地调控水的价格。在农业用水方面:应提升农民在节水方面的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加强水定额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奖惩评价体系。在工业用水方面:提高工业节水技术水平和中水回用水平,对于节水企业和工业废水低排放、零排放企业进行表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也能够对其他企业起到激励作用。
2.3积极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效益的提升,需要有前瞻性,为此就需要积极建立针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机制,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对于其影响程度进行界定,步入到综合评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改变程度是可以进行权衡的,依靠这样的评价结果,积极选择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方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方面,需要积极主动的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邀请此方面的权威专家,研究者参与其中,获取区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资料,对于工程进行模拟,使用数据化软件来进行比对,由此选择影响生态环境效益的参数,将其作为关注节点,这样就可以为后续影响预测机制的构架奠定基础;其二,依照实际影响预测机制得出的结果,应该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方案选择的重要基准,依照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实际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的问题。
2.4加强材料的质量管控
材料可作为整个水利项目实施的核心,因此材料的质量也会直接决定项目的质量水平。对此,施工单位需组织科研人员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选取质量合格的原料参与施工。在应用材料前,需按照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对材料类型的确定需尽量谨慎,以此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可作为防范质量问题的关键。管理人员需更为重视材料的采购环节,对确定的材料类型进行严格管控,由于材料在整个项目实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则难以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水平。这便需要水利项目严格把控原料采购环节,选择行业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严格实施验货和检测。材料签收需结合项目实施合同要求操作,严格禁止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用到项目中,杜绝各相关人员玩忽职守,需严格把控原料质量,避免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原料采购人员的选择也需格外谨慎,需具备更高专业和道德素养的人员担任采购工作,通过不断学习提升采购人员的思想意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原料成本。高质量的原料能够成为提升整个水利项目实施的基础,因此水利项目实施的重点便是加强对质量的管控,全面提升水利项目的建设效果,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质量管理工作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依据法律要求认真贯彻质量管控的措施,为项目顺利和稳定实施提供前提。
结语
总的来说,各级组织领导和政府部门对于水利发展与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予以广泛关注,并且通过会议讨论等方法集思广益,尽快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水利工程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应当始终遵循一定的原则,贯彻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注重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问题,并且兼顾生活用水与工农业用水。另外,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员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对水利发展与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时,出台与落实相关的财政政策是关键。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实际水利情况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缓和水源供需矛盾,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志波.探研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分析[J].水电科技,2019,2(3):42-44.
[2]广承勇.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9(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