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号线山岭隧道应急处置研究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严旺发
[导读]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710
        二十一号线是广州地铁第一条穿越山岭的线路,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山岭隧道内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科学、高效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山岭隧道内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二十一号线开通后安全、有序运营。现结合已有应急处理经验和分析研究,特编写关于二十一号线山岭隧道应急处置专题研究。
        一、二十一号线概况
        (一)线路情况: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始于员村站,整体呈东西走向,经天河公园、棠东、黄村、大观南路、天河智慧城、神舟路、科学城、苏元、水西、长平、金坑、镇龙西、镇龙、中新、坑贝、凤岗、朱村、山田、钟岗后,止于增城广场站。线路全长61.5公里,其中地面段12.2公里,地下段42.5公里,山岭隧道6.8公里;共设21座车站(高架站4座,地下站17座,换乘站2座)。线路图见图1。
       
        图1二十一号线线路图
        (二)山岭隧道情况: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二十一号线共有6段山岭隧道,最长的山岭隧道是长平~金坑区间2号隧道2351米,水长1号隧道、金镇隧道的两端分别与地下线路、高架线路连接,全线山岭隧道见表1。
       
        表1二十一号线山岭隧道线路
       
        1、水长1号隧道(水西~长平区间):下行线穿越山岭进入地下线路;上行线穿越山岭进入高架线路。
        2、水长2号隧道(水西~长平区间):上下线均在高架线路穿越山岭。
       
        3、长金1号隧道(长平~金坑区间):高架线路穿越山岭。4、长金2号隧道(长平~金坑区间):高架线路穿越山岭。
       
        5、金镇隧道(金坑~镇龙西区间):穿越山岭进入地下线路(见下图)。
        6、象岭出入车厂线隧道:高架线路穿越山岭回车场。
        二、山岭隧道主要风险
        (一)地质灾害及异物侵限:二十一号线的山岭隧道多处于山丘,树木折断掉落时有发生。山体附近地质环境复杂,洞口的护坡失稳导致掉石块、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时有发生,容易引发异物侵入限界、隧道变形、掩埋线路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件。
        (二)人员进入行车线路:6处山岭隧道地处偏远,人员稀少,治安管理盲区多,外部人员进入线路破坏、损毁设备设施,对线路内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人员进入区间后,存在人车冲突及触电风险。
        (三)动物进入线路:山岭隧道洞口地处山丘中,附近动物时有出现,动物从洞口附近进入线路影响地铁运营。
        三、应急处理程序及措施
        (一)异物侵限的应急处置
        1、向司机确认异物点公里标,及时扣停后续开往该区段的列车,必要时组织发现异物列车退回发车站清客,任命事故处理主任前往处理。
        2、确认条件满足后,方可同意现场人员下线路处理。
        3、需带电处理异物时,必须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具,并使用绝缘棒进行处理(人与接触轨必须保持700毫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4、必要时电调停止相应上/下行接触轨供电。
        5、必要时组织列车采用小交路运营和启动公交接驳。
        (二)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措施
        1、OCC跟进广州地区气象台天气相关信息,及时收集、报告相关天气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预报和预警工作。当接报有特殊天气预警信息时,OCC及时发布特殊天气预警信息,密切监视隧道洞口及山岭隧道附近山坡情况,安排专业人员对路基、边坡、山坡、挡土墙、排水沟等进行重点检查。
        2、加强对隧道结构及设备的检查,主要包括线路结构情况,整体道床,衬砌结构,洞口及仰坡、道路,辅助坑道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OCC做好跟进处理。
        3、地质灾害可根据《运营事业总部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因地质灾害造成隧道结构有异常情况的,可根据《运营事业总部区间隧道及车站结构、砌体裂损、隧道漏水专项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组织人员抢修,维持最大限度运营,必要时组织列车采用小交路运营和启动公交接驳。
        (三)人员进入行车线路应急处理措施
        1、运营时间发现有人进入区间,及时扣停相关列车,并按要求进行安全防护。
        2、必要时电调停止相应上/下行接触轨供电。
        3、组织区间疏散时,接触轨必须停电,紧急情况可疏散与停电同步进行。
        4、具体操作按照《广州地铁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程序(二十一号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动物进入线路
        1、有动物进入区间时,通知司机加强了望。若发现动物停留在轨道上,司机立即停车,鸣笛驱赶。若动物仍在轨道范围不肯离开且影响行车,派车站人员到现场处理。
        2、若发现动物已电死,通知司机确认动物尸体是否影响行车。
        3、若动物受电击影响接触轨停电,行调组织未受影响区段维持运营,组织车站人员下线路清理动物尸体。
        4、动物尸体清理完毕,确认接触轨正常后,恢复接触轨供电,列车恢复正常运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