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昆仑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企业通过行之有效的政工工作来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杜绝享乐主义、分散主义、小山头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形成。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通过重视政工工作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不断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可持续性的推动力量。企业政工工作的发展逻辑应该是,在整改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关键词:企业文化;国企政工;创新
1企业文化与国企政工工作的具体内容
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以此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是由员工长时间在工作环境中形成,并自觉遵守的一种思想理念和企业工作方式的总称,其中蕴含了企业发展目标、前景规划、价值观、行为与道德规范以及传统文化等内容。首先,开展国企政工工作有利于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包含思想建设内容、企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及发展目标,但是想要实现这些内容必须要遵循国家提出的政策方针。其次,开展国企政工工作必须要团结所有员工,以此才能建立一批团结合作、有凝聚力的核心团队,顺应现代经济发展形势和民主政治法治教育等内容发展企业,需要完成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厂规厂纪和与企业安全生产等日常经营相关的教育内容,进而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与员工的统一性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也能有效解决思想有问题的员工,协调员工间的关系。
2国企政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政工工作的地位逐渐下降
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国企逐渐转变了自身的工作重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国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国企基本上都是将经济建设作为改革与创新的中心,也因此逐渐忽视了政工工作的建设与开展,这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忽视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因为政工工作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所以企业也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这导致企业无法顺利开展政工工作,甚至直接阻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2.2没有引进足量的政工工作人才
为了顺应新时代的改革主流,国有企业逐渐整合了各种有效资源和资金,在此基础上逐渐建设了更加完善的机构,将引进、培养和建设优秀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但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国企的政工工作人员始终毫无变化,结构固化、陈旧,很多工作人员的年龄都比较大,导致其无法顺应时代和整个的改革,再加上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企业也没有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无法真正有效改革国企的政工工作。
2.3政工工作的改革创新力量不足
现阶段,国企开展的政工工作过于表面化,再加上没有引进优秀的政工工作人才,导致无法有效创新政工工作,如果国企没有顺应时代政策创新改革自身的发展观念,不解放思想,将不利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展政工工作有利于建设国企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文明,国企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当地改革与创新政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发展。
3基于企业文化引领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发展的具体对策
3.1把握生产经营
在具体的国企政工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运行,因为国企的政工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生产和经营工作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
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能够让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进行政工工作时,要合理有效地结合生产、经营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格局,完善企业机制,企业如果想更快提高市场份额,推动各个项目顺利、有序地进行,就更加需要做好思想建设工作,思政工作不仅可以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各项权利,同时还能有效地对党政人员的纪律进行整肃和监督,对权力的行使也能有一个良好的约束作用,监管行权过程,防止发生滥用职权的行为。另外,国企还可以通过一些主题讲座,向员工们灌输反腐倡廉的观念,加强党员的政治与思想方面的建设,整顿各个层面的工作作风,实现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
3.2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背景
国企的文化背景,能够直接影响到政工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水平。如果国企能够营造一个创新性的积极开放的文化氛围,那么企业当中的员工也会更加自觉地投入政工工作中。在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充分适应政工工作的发展,在把握好经营管理的同时,也要兼顾创新发展技术,让企业的政工工作,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与优化,以保障企业员工,都能够投入到政工工作的革新和发展当中。
3.3完善工作机制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背景与政工工作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将二者充分协调,以促进政工工作在机制上的优化,这样就能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有科学的体制和合理的制度,为工作保驾护航,实现更加高效、合理的管理工作。企业要勇于推陈出新,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改变工作方法,纠正以往工作中的陋习,不断反省自身,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对这些有缺陷的地方,进行处理和改善。这样就能够让工作体制不断地适应现实工作发展,满足员工的现实需要。国企还可以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比如说政工工作的评优机制,这种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快管理工作的进展。
3.4树立优秀典型
一个企业能够在市场的发展浪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拥有比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其不仅在核心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企业内部,还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相应的策略。对员工的高效管理能够让员工心系企业,汇聚企业力量,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让管理工作能够在全局意识之下,更好地开展。企业内部事项繁杂,所以这就要求管理层面的人员对于各种事项有效把控和协调、统一,并且对员工进行鼓励,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工作中。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下,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会涌现出一批工作能力突出、思想觉悟高的优秀职工。企业应该对这些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相应的表彰,树立起企业内部的先进代表,让其他的员工能够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经营项目,来举办一些竞赛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激发员工的热情,还能够在竞赛之中,对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一个基础的评定。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政工工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当前情况下,国企必须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有序、有效地开展国企的思政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企业内部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书林.论推进党的干部交流制度建设的策略[J].学习与实践,2017(2):57-59.
[2]侯键.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中国市场,2016(29):150+157.
[3]张晓娜,陈红霞.浅议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政工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139.
[4]陈书浩,蒋玉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J].青年科学,2016(1):23-24.
[5]范英.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互促[J].办公室业务,2020(18):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