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刘绍江
[导读]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坚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刘绍江 贵州省普安县茶源街道细寨民族小学 贵州 普安 561505 【摘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坚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5-033-01 一、培养小学生交际能力的原因。 交际能力的需求来自于人类社会。人处于社会中,交际是不可避免的。交际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但是在学生自主发展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因素,从而妨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一是外界坏境的因素,如电子游戏占有学生太多的活动时间;语言、文化差异妨碍正常交际等。二是家长和学生的原因。例如许多独生子女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造成孩子胆小、不敢和人交流。有的还形成唯我独尊的心理,以自我为中心,这样通常会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中断交际。家庭不和或单亲家庭容易造成孩子孤僻,不信任他人,从而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另外,还有家长干涉孩子的正常交际。比如怕别人耽误孩子学习或带坏孩子而阻碍与其来往。这里有一个案例:飞飞和龙龙为抢玩具发生争斗,结果飞飞被推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飞飞妈见了非常生气,把飞飞拉回家,限制其与同伴来往。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在英语课堂中培养交际能力的依据。 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多门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许多的学科都能够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选择以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依据一方面来自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二是基于英语学科属性特点。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概括为“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从这个教学目标来看,英语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还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过程。从英语学科属性的特点来看,英语本身就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在Hymes看来,语言能力恰恰是一种处事交际能力,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出学习语言除了学习字词、语法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既符合语言学习的目标又符合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如何设计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是属于技能目标的范畴。在设计时我们先要对小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出学生在交际能力方面的需要、不足及缺陷,再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哪些缺陷呢?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来弥补学生交际能力的不足?在此以英语教学为例,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改正这些缺陷。 1.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他人交流,甚至出现“口吃”的现象。心灵内向化是关闭一个人性格和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儿童时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不喜欢开口说话,与他人交往,就会影响到说话的能力,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口吃”的现象。开口说话是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第一步。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其目的之一就是清晰、流利地进行语言输出。如果不能说出来就是典型的“哑巴”英语。针对这一缺陷,许多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都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根据这个特点,小学英语课本内容主要以生活情景对话为主,教学题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为话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如学校生活、问路、购物、节假日生活等。那么,老师可以多利用情境交际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法一是营造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起学生注意,更重要的是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英语的话题和机会。 2.交际语言、行为不得体,缺乏交际技巧。小学生因为年龄特征的影响,有时不能判断自己的言语行为是否合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出现不礼貌的话语和霸道、不文明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和榜样的引导。直观、正确的示范对于学生改正错误的言行是很有帮助的。同样以情景教学为例。老师创设情境,进行示范教学。例如,在学生进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一边说:“May I come in?”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 you are,Miss White.”简单的对话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知识,同时还向学生示范如何有礼貌的进入别人的房间。小学英语课本中不乏这类具有示范作用的对话。例如课本第一单元就是学习打招呼和问候。我们可以从学习简单的礼貌语入手,帮助小学生学会使用正确、合理的交际语语言。从小就教会他们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和交际技巧与他人平等交往。时间长了,他们就学会了使用友好平等的语言与人交流了。在不同场合使用正确的交际语言是一种交际技巧,同时也是一种交际能力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多示范,指正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适当的交际用语和交际行为。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行,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多进行示范、举例来引导学生的言语行为,进行愉快的人际交往。 3.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乏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不同语言、文化的种族之间。目前,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主要还是要依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就英语教学而言,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及现实的种种客观原因,目的语的文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忽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远未得到培养。学生虽然积累了大量词汇,掌握了语法,有很好的语言水平,但不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没学会西方思维方式还是会有交际障碍。因此,跨文化交际意识也是交际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从许多案例来看,教师主要从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是转变思维方式,二是灌输外国文化习俗知识。要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就要了解中西思维方式的区别。从语言表达上来看,英语较精确明晰,汉语则笼统模糊。例如:你吃饭了没有?“饭”可以指早饭、中饭、晚饭,其含义模糊。若译成英语,则须将breakfast、lunch、supper分得清清楚楚。其次,汉英逻辑顺序不一样。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叙事后表态。而英语则可以借助丰富的连接词,按意思和结构需要灵活安排。 总之,交际能力是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综合能力。小学阶段培养的交际能力是较简单和较基础的,它主要培养是个人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但却是以后的交际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是探讨如何设计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交际能力涉及到多门学科,它并不是一个特定学科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共同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王军,《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3]张飞,《提高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效率的策略研究》,教学研究; [4]王宁,《教学互动,让英语课堂更有效》,课外阅读; [5]孙明清,《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合作模式》,读写算; [4]韩晓敏,《小学英语词汇课专家和新手教师的课堂互动对比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