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冉浛琪
[导读] 语文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众多教学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冉浛琪 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 【摘要】语文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众多教学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5-068-01 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基础。而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语文学科的实用性,由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下的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推行、语文教材的变革以及课改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也提出了新要求。 一、中职语文教育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中职学生,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生源复杂,在文化知识方面普遍具有文化知识基础差,文化知识离散,有部分同学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价值观不正确等众多问题。此外.中职学生具有一个普遍的特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年龄偏小,一般为15^ 17岁,学习目标模糊,厌学情绪严重: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不是克服而是逃避,成绩不好也无所谓等现象已成常态。以上种种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潜在的一些不利因素。 针对上述现象,近年来,无论是教学工作者亦或是中职学生如今对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敬而远之,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作为新时代中职教师,我们应探索出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努力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 语文这门学科作为中职院校的基础学科,相比于学生的专业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并不算深,并且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语文学科所占的比例也不多。这就要求了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必须清晰的地掌握,并且采用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法,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能够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 对此,这就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式,更注重实用技能以及实用文体的教学,而不是如传统观念中段落分析以及课文分析那般的应试教学。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风格已不再流行。 二、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要想改变传统课堂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具体来说: 1、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展现文化之美 课上可通过传统课堂讲授法,讲授重点课文,教师当适当迎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联系起来,以课本为本位,与学生一起追溯文化之根。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把握好时代的脉动,将最新的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有机的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载量,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语文学科的魅力,使学生认识到语文课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普及的内容,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树立“我要学”而不 是“要我学”的观念,对语文“乐之”“好之”,语文学习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学生为本位,引导其化知为“智”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大力开展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进入独立的言语活动实践中去,课上通过课堂讨论法,交流学习心得;课堂活动法,组织相关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兴趣,锻炼胆识,使其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具体而言,课上教师多鼓励学生采用分组探究法,在分组训练过程中,实现小组内学生之间能力的互补,在教师的辅助下,从知识讲解做起,构建互动语文课堂。以学生为本位,通过辩论、演讲及其他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趣味性活动引导学生科学的运用所学内容,化知为智,提升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添师生交流的机会,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实现双向输出,提高学生参与感与获得感,提高教学有效性。以此为契机也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等实际能力。通过上述种种方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以后走入社会仍旧能自我提高创造可能,扩宽学生奋斗空间。 3、延伸语文学习时间,开创大语文环境 在此外,在课下,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要求学生自学,完善评价机制,教师最初可通过学分鼓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完成学前预习辅导题目,或者准备活动文档等,延伸学生学习语文时间。通过课上课下双管齐下,开创大语文环境。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策划,重点阐述、引导启发、创设情境、集体讨论等形式,才能彻底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纯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由此形成师生间良性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是未来人才成长的场所,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教师要担起肩上的责任,积极地探究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自我引导者,让语文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动态课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中职院校的作用,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使中职语文的教学得到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园园.浅析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讨[J].作家天地,2020(22):44+46. [2]蔡华梅.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吴川市电子信息职业高级中学,(2016)10-0261-01 [3]王娜嘉.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建议[J].现代职业教育,2021(08):116-117. [4]陈莹.新时期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