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的意义与路径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陈兰英
[导读] 在教学的过程增添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体现了这点,不仅对课堂内容进行了丰富,还对教学实践能力进行了根本上的提高。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涵,不仅增添了乐趣,还加深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开展恰到好处的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思维能力,从而摆脱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
陈兰英 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增添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体现了这点,不仅对课堂内容进行了丰富,还对教学实践能力进行了根本上的提高。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涵,不仅增添了乐趣,还加深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开展恰到好处的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思维能力,从而摆脱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5-132-01 小学语文是一门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的就是课外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教师都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了课堂,这样就严重的忽略了课外教学活动的主要作用。课外活动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当然,我们要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得以提升,也一定要积极的对小学语文进行课外活动的开拓,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有所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当下教学大纲的定制逐渐向贴近学生真实诉求靠拢。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注意力分散时期,因此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难以达到深入认知和牢固掌握,然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好感与亲密度,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并能够随着课外活动的累积,逐渐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爱好,使学生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快速吸收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信息,加强语文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人们逐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真实诉求,同时也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充分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并通过灵活化、多元化的途径学习语文知识,打破传统教育中语文知识学习框架,使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延伸到课堂之外,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根据学生兴趣,举办课外兴趣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由于课堂限制以及各种因素制约,在统筹均衡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求新、好奇欲望。对于拥有浓厚朗读兴趣的学生,可以开展小组训练活动,将水平较好的学生集中起来,在提高参与力度的同时,提高朗读水平。 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对大部分的课程其实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尤其是语文教学课程。

但是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如课堂时间的制约,并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根据这种现象的产生,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心理、年龄等,设计具有针对性、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设计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所有可以在课外成立兴趣小组,让若干个兴趣一致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学习。比如,学生对文学感兴趣,就可以成立一个文学小组,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比如学生对朗读有兴趣,就可以成立一个朗读小组,纠正他们的发音,培养他们朗诵的能力……这些兴趣小组的成立,让学生积极开展兴趣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自身语文水平。 三、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 四、针对小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开展课外活动 小学生一般在三年级左右会接触作文写作。作文是对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综合检验,其包含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词汇量等诸多因素,对于初次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同时小学生的阅历比较少,对生活体验甚少,很多学生都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因此,老师在布置学生写作时可以先拟好主题,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实际生活中找灵感,在实践中积累素材,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基础,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的乐趣。比如以一篇“我为他人献爱心——发生在身边的事”为主题的作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体验这种实践活动,通过“献爱心”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素材,在此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还对写作文提供了素材。 小学生语文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创新了才会发展,只有教学方法发展了,教学质量才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积极拓展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正是在这种新的教育环境下,蕴育出来的新型教学形式,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学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才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汪波.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有效策略.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2]李丽.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