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惠建中
[导读]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中包含了重要的精神和人文素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盐池县第三小学   惠建中

摘要: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中包含了重要的精神和人文素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对学生进行书本上知识的教学之外,更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书法作为一种陶冶心性、净化心灵的教学资源,应当承担起这一责任。相关教学工作者要通过正确的引入书法教学,学生进行有趣的指引,把学生引导领一个既定的书法学习情境中去,小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当中把握书法艺术,传承书法精神和文化。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育;审美;素养
        书法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当中实现教育多元化和教学内容丰富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教学当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文字本身就具备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在一撇一捺当中都能够有一定的处事哲学,人生哲理。而且书法作为国学是我国文化的根本,更是我国文化开枝散叶的关键践行者在小学教育当中实施书法教学,有利于促进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一、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
        书法具有教育强的教育功能,因为其中蕴含着较为深厚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当中的“文书合”、“文书相彰”这个是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当中应当掌握的重要内容,以此延伸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思维较为活泼。在开展一些学习活动的时候,还因为学生缺乏较强的自制力和持久力导致学生心烦意燥,不能够专注学习。因此,在小学教学当中开展书法教育,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专注力。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的每一位书法大家由于自身的心性秉性,性格特点,思想境界的不同,所体现出的字体也各有差异。比如张芝临池苦学,池水尽墨;王献之苦心习字用尽了十八缸水;欧阳询驻马观碑;颜真卿字体大方豁达、下笔苍劲、刚正不阿、临死不降的高贵品格;毛泽东书法的豪放大气……这些书坛艺苑中的花朵,教师将其采撷来既充实了课堂教学,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学生通过这些优质素材,经常激励、对照和鞭策自己,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在书法练习的时候能够尽可能的写出更加美观匀称和规范的字体。同时说法的韵味,又能够促使学生洁身自好,培养学生正直的思想意识以及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久而久之,孩子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就能够从书法的感悟当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懂得爱生活,爱自然,促进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利用书法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书法教学必须要让学生重新进去、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这样所写出来的汉字才能够规范。而且书法讲究的是运笔的过程,没有学生的心是静的才能够做到行云流水,而在这过程当中能够培养学生专注、沉着和耐心的学习品质。因为书法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以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临摹、自写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书法学习。训练方法具有逻辑性、科学性,让学生的感官全部参与进来,达到协调学习的目的。
        训练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读帖。


让学生学会观察,初步了解字帖的特征、气韵,也就是入境阶段。2、分析理解,即初步达到“入帖”。它是掌握碑帖特点的关键。不能单单停留在临习字帖中,还要逐渐打开视野,丰富自己,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稳定记忆。在漫长的书法学习道路中,大部分人会进入一个僵化阶段,不少人便望而生畏,因此需要稳定记忆。4、拓展提高。当学生具备了前面的知识和经验后,将进入攀登升华期,这时“字外功”就尤为重要。在给学生提供一切可供欣赏的书法作品外,有意拓宽、顺势深化、让学生从一个字的整体进行记忆,并从局部进行入手,仔细分析字体的结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书法活动或者是班级组织书法比赛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有竞争性的书法活动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书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学习变得活泼多彩,从而获得更大的提高,对其它课程乃至今后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利用书法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智力
        书法是一项比较精细的活动,学习书法需要孩子的脑、眼、手共同参与,配合细致、专注和持久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会得以提升。而且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分工不同。而书法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的右脑。通过书法制作、欣赏等形象思维。学校一般对左脑开发较多,而右脑活动较少,处于待开发状态,在书法学习中,右脑的运用远远多于左脑,其原因是汉字有图形特征的,学生书写时手指在活动,人手的触觉是非常灵敏,其神经中枢在人的大脑功能区域中所占面积也是非常广的,它的运动区域是大腿的运动区域数倍,书写时这种运动信息直接受右脑处理,极大的提高了左右大脑协调活动性,以此保持右脑对信息反应能力的提高,影响智力不断发展。
        学习书法虽有助于智力的发展,但不是自然而然地发展,不单单是临写练习,如果教学观点、方法不对,很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现代书法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能有效的开发他们的潜能,在教学中,应大胆创新教学,如,在新课教学时,可采用“目标愉快式教学方法”,先让孩子明确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目标,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目标,这一阶段是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学习目标;2、独立阅读;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展开讨论,加深记忆;4、选取有代表性作品进行评价,从中找出优点和缺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注意力,又可提高他们观察能力;5、标准示范,由教师示范书写,解决重点和难点;6、强化训练,根据评价作品,学生的相互交流学习,使学生达到熟练的应用。通过对所选范字的结构、色彩、法则的观察和揣摩、想象,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促进大脑的敏锐力,这样天长日久,学生会逐渐养成独立学习、自主练习的习惯,从而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总而言之,小学书法教育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写好字,更不是培养未来的书法家,重要的是书法教学不能忽视其对人的教育、智力的开发、陶冶情操的作用。开展好书法教育,对学生来说,将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韩盼山.书法基本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沃兴华.中国书法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