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李露芳
[导读] 教学改革思想逐步融入到技工学校的日常教学指引环节中,要求教师在心灵和价值观念上指引学生。技工学校以向社会输送专业化人才为己任,要以其专业能力的不断强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李露芳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逐步融入到技工学校的日常教学指引环节中,要求教师在心灵和价值观念上指引学生。技工学校以向社会输送专业化人才为己任,要以其专业能力的不断强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但是,新时期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塑造学生形成一定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念,要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在态度上积极向上、在价值观念上顾全大局,同时在专业化知识的学习中取得优秀成果。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其“工匠精神”,让先进思想融合于日常教学引导中,推动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分析
        前言:新时期教学指引环节,要求教师通过不同角度激励和影响评价学生,让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引领。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学习水平。技工院校也应落实先进思想,尝试新鲜模式。首先,分析“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适当调整策略和方法。在学校各项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策略融合的视角下,为技工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教导。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改革时代发展要求,让目标得到落实;推行先进政策,促使技工院校学生获取高效率的发展。
        一、“工匠精神”在时代中的内涵分析
         “工匠精神”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文化传承、以及精神积淀过程中取得的不同成绩。是指:要在精神和价值领域对相应人员进行塑造[1]。
        工匠精神,完美体现了在日常工作中对职业的态度、对工作内容的态度;是指:要培养相关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同时要在相应领域不断钻研、不断学习。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爱岗敬业,形成一定的奉献精神。能够在相应领域发挥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力量[2]。
        此外,追求自身工作成果的品质化,需求在思维意识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力引领,让思维促进学习和进步;推动社会中各领域绽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色彩[3]。
       二、技工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分析
        (一)在学校日常教学开展中融入“工匠精神”
       技工学校在日常课时安排和课堂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之外,要不断渗透一定的“工匠精神”。教师在促进学生专业化理论知识学习取得高效成果的环节中,配合不同的文字,讲解重点内容、介绍操作方式时,可以渗透一定的“工匠精神”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解读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理论知识讲解和相应工作介绍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该领域中职工取得的不同科研成果、以及在工作中的奉献精神。


如:讲述“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在过去时代中的内涵;结合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如:疫情期间钟南山取得的不同成就,讲述本时期的“工匠精神”,净化学生心灵。
        (二)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渗透“工匠精神”
        校园文化的构建是指要让环境熏陶学生。教师可以以“工匠精神”的塑造,开展不同的丰富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化到融合魅力。技工学校可以邀请各企业单位中的职工明星在校园中进行讲座,宣传不同的事迹,不同的工作方法;或者开展有关“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者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对相关内容了解之后,书写成文章,在活动中进行宣传。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挖掘相关学习内容与日常价值观念的融合策略。以标语的宣传形式、主题演讲活动形式、讲座方法,让氛围熏陶学生,提升“工匠精神”的感染力。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网络课时学分的获取,判别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通过身份证号识别的方式登录相应网站,完成不同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网上考核获取学分的方式,作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判断依据。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先进思想意识的获取要与其福利待遇和津贴挂钩。以此,增强技工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技能。教师能够合理判别社会发展方向、了解社会进程中提出的工匠精神,会凸显技工学校教学的多元化优势。在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策略的不断创新下,提升技工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在实践技能训练环节中体现“工匠精神”
        技工学校注重学生专业化操控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校中会有一定的实训基地或带领学生实际到企业中践行学徒制思想。在上述两种环节中也要渗透“工匠精神”,让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学生中间传播。企业中学徒制的师傅要以自身工作为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技工院校学生的思维特征。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教师也要凭借自身经验为学生播放一定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以此让“工匠精神”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卓越的影响。
        结语:综上所述,技工学校为迎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塑造学生形成“工匠精神”。尝试优化策略,教职人员通过不断努力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课堂内培养学生的奋斗和创新意识,能够让改革思想推动学校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工匠精神”在学生中间得到传承。以有效的行为指引和教师榜样作用的树立,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同时,人才也具备一定的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以奉献、探索、学习、精益求精等不同理念为宗旨,在各自岗位中发挥出贡献和力量,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员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建民.立德树人固根本  培根铸魂育新人——加强和改进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2021(02):46-48.
[2]庞书华,刘岭.借力世界技能大赛助推技工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世界技能大赛商务软件解决方案教学成果转化[J].职业,2020(35):43-44.
[3]钟慧莹.技工院校社团组织活动与工匠精神培养——评《学生社团组织与学生成长成才研究》[J].人民长江,2020,51(1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