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微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雷延彪
[导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素养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养成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生活是数学之源,那么课堂就是教授数学知识的重要关卡。

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寄宿制小学     雷延彪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素养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养成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生活是数学之源,那么课堂就是教授数学知识的重要关卡。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重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促使学生从生活启航遨游数学世界。这样不仅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而且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加深教学课堂的趣味程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亲近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现代教育中更加强调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不再只是一味地传授单纯的课程知识。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以生活为本,在生活中寻觅与数学有关的素材,对学生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出发,创设有关课堂内容的生活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现象做到有机统一,使学生如临其境般感觉到数学“”处处有,时时在”,切实优化数学教学实效。
        一、生活引入课堂 激发数学兴趣
        有关研究表明:当课堂知识点和学习者身边的生活现象相似度越大,学习者接受知识积极性就越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数学实践性的特点,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实例,并将其与数学知识巧妙融合起来,将重难点知识逐渐生活化、简单化,这样一来,学生吸收数学知识的自觉度便会提高。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了解到生活中的物品在不同的视角下也有很多不同。而这些物体是学生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的,通过正面、背面、侧面等角度对同一个物体进行不同的认识,从而达到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时的目的。再如,“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可以先放映一张学校的地图,使学生了解地图就在我们身边,位置与方向就在我们的身边,引导学生了解到位置与方向的认识及作用。生活引入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学习知识,拓宽学习的广度,指引学生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用生活中有趣的实例,通过创设实践活动,使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变的津津有味味,能够让学生切身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逐渐被数学的魅力而吸引,以此来建立学习的数学兴趣。
        二、设计生活情景,渲染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一个从生活中设计情境,在学生学习中把内容具体化,通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达到共鸣的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刚踏入数学大门不久的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但学生的好奇心却较强。因此,教师在课堂讲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借助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让学生更好更清晰地掌握知识。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汲取的知识,会更加好玩、有味、有意义。
        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中,教育者可以举办一场比赛,让每个学生画一个“我的钟表”,可以是手表,可以是时钟,可以是任一时间,没有限制。让学生通过画时针和分针来认识钟表,并通过读、写钟表的时间来学会读、写钟表,进而学会钟表的读写以及正确用法。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对于这些课堂知识点,我们可能早就有接触到,只是还没有正式见面。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经验,参与活动,将经验与数学知识相接,打破原有对数学的认知,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快乐。通过一个活跃有趣的课堂气氛,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乏味,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溯源生活天地,应用数学知识
        学以致用,知行并进。学习数学,不应只是为了提高分数,更重要的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溯源生活天地,我们会发现数学贯彻在生活的始终,那么如何使用数学知识破解生活中的奥秘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活动,将知识点融入其中,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期的考试成绩整理出来发放给学生,根据这些数据,安排学生进行一个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这个活动不仅可以生动展现数学源于生活,也可以使孩子们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效用以及自己的成绩。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重视指引学生领悟 “生活不只是数学的起点,也应是数学的终点”的道理,更要做一个有心人,与学习者共同观察生活,共同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收集与现代生活、科技等相关的资料,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这些信息资料做到有机统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训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走进生活世界,体验数学之美
        生活丰富多彩,处处不离数学。好奇心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打开学生的数学世界。实际应用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应用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巩固知识。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合理设计学习任务,指引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例如:以“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圆柱圆锥型的物体,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它们的美。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圆柱与圆锥的知识点,并且将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世界,欣赏生活中数学之美,让大家都由衷地喜欢上这生机勃勃的数学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着如此多的数学之美,加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当代新型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策略使数学知识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与数字,而是一个个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的有趣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明白数学的重要性,走进数学世界,认识到知识不同的一面。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创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教学更加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数学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姝.透过生活  把握数学——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再思考[J].读写算,2021(08):157-158.
[2]顾燕华.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6):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