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   作者:鲁翠
[导读] 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存在小学化发展趋势的严重问题,将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方面,必须转变家长和幼儿园的传统观念,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解决小学化趋势问题,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鲁翠 725700

摘要: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存在小学化发展趋势的严重问题,将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方面,必须转变家长和幼儿园的传统观念,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解决小学化趋势问题,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解决对策
        一、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教学的内容难度过大,任务过重
        当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育注重内容的提高。因此,幼儿教学主要增加了过难的内容,幼儿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的初步渗透和学习热情的培养,以及幼儿园教育的初步接触和学习。然而,目前教育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太大的压力,导致孩子无法吸收教学内容,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进步。
        (二)幼儿教育对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视不够
        小学和幼儿的教育差别很大,因为年幼的孩子身心体智发育不成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然而,在幼儿教育模式中,许多幼儿园小学化趋势严重,对学习内容看得比较重,忽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和学习兴趣培养,师幼互动不够。
        (三)幼儿教育的关注度及生活水平较低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家长和幼儿园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理论知识,忽视了幼儿教育人格的发展和兴趣发展,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使儿童的基本教学内容以教材教学的理论知识为主体,幼儿在接受教学时缺乏生活联系,会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四)受家长思想的影响
        许多孩子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每一位家长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能根据自己的成长法则来教育孩子,那么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鉴于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它能为幼儿教育提供很好的条件和帮助,但儿童教育必须立足于实际视角,正确教育儿童,满足儿童成长规律,为幼儿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受幼儿园的影响
        在以往的幼儿园教育中,许多幼儿园会让孩子多识字,也会多收费;幼儿园教育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阶段。一些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要,会重视孩子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同龄儿童教育的领头羊,也是导致小学幼儿教育趋势的重要因素。
        二、幼儿教育小学倾向化解决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幼儿的学习乐趣
        知识本身是抽象的,许多孩子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园的教学应结合生活环境进行探索。在幼儿时期,他们很容易被生活和学习的一点乐趣所吸引,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可以设置更丰富、更贴近生活的课程,从幼儿的生活环境出发,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勇于提问,教孩子通过生活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构建教学情境,降低教学难度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场景来介绍课堂内容。如果教师的指导很枯燥乏味,幼儿也就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枯燥,甚至幼儿也会抵触学习新的内容,学习过程会很艰难,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通过创设相关教学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降低了教学难度,幼儿教学问题就得以具体化,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知识,也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加深对实践知识的理解
        新的教学模式倡导知识的学习更要在实践中探索和验证。这对幼儿的理论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梳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幼儿图文时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画画,使孩子的学习从抽象到具体,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儿童教学中特定图形的特点,而且培养了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热情。还可以分为小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通过学习和小组内部的沟通来促进。
        (四)将幼儿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幼儿教育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与幼儿教学息息相关,当前幼儿教育教学环境越来越有生命力,知识点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应该遵循“生活-教孩子-生活”的理念,渗透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生活充满科学,而幼儿对幼儿教学与生活的关系理解却特别模糊,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解决生活问题,将幼儿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五)利用教学工具丰富儿童教学内容
        在学习上,多媒体具有操作方便、画面化等优点,各幼儿园普及多媒体设备,增加了课堂的乐趣和功能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播放相关视频或使用相关教学工具,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知识的趣味性,也使课堂更简单、知识点更直观,幼儿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六)转变家长的传统思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必须转变家长的封建观念,才能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杜绝知识的强硬培养方式,明确小学化幼儿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弊端,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观念,让孩子在家长和幼儿园的良好配合下稳定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必须严格结合孩子的自我发展,制定明确的教育策略,符合幼儿发展规律,杜绝违反幼儿发展规律的行为影响到孩子的自然发展,使孩子在正确的教育体系下健康发展。
        (七)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
        在解决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发展趋势时,教师必须发挥作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明确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能力,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提供保障,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健康稳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目前幼儿教育往往是有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为了解决当前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的趋势,有必要分析其表现和形成原因,最终制定完善的解决策略,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使儿童在良好的教育体系下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研.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J].教育界,2020(17):85-86.
[2]李丽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J].华夏教师,2020(11):90-91.
[3]王毓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09):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