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赵少华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   作者:赵少华
[导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融合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学习科学可以使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各学科的资源也在不断开发。

湖南省桃源县浯溪河中学 赵少华 415714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融合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学习科学可以使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各学科的资源也在不断开发。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发展相当可观。然而,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还不够全面,开发比较狭隘,需要继续发展和利用。教师应意识到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领域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关键词:小学科学;资源开发;开发利用
        引言: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辅助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教材与教育内容的整体关联性,并基于教材核心内容整合出来教育资源。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课内外资源,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分析的角度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潜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完善知识网络结构体系建设。这样,通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科学素养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实践水平得到了加强,并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一、小学课程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识到课程资源的拓展对当前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倡导积极的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真研究课程资源,为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小学科学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从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有意识的提高自身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使学生对当今世界有一个全面了解,深化学生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
        小学科学教师应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教育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各方面的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各种科学实验活动,组织兴趣竞赛等,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在对“可伸缩的皮筋”这一知识点授课时,教师会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来,让他们利用“跳皮筋”的方法生动地向其他同学展示皮筋的伸缩原理。通过此实验活动,将科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增加学生科学学习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让科学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
        因为年龄因素,许多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都非常陌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使其与科学教学相结合来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常识,让学生知道科学不仅仅存在于科学家的世界里,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在讲到《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课题时,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中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动物呢?”这时,因为小学生大多都比较活泼,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身边有小鸟、小猪、小猫、小兔这些动物等等”。等大家回答完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动物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其内容可包括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可包括一些濒危动物,如国宝大熊猫。让学生们知道一些动物因为人类活动范围变化而受到伤害。通过此类教学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环保理念。
        (三)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一种黑板或粉笔的教学方法,高科技技术以融入现代教学中,如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如今的教学中很受教师的欢迎。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一些视频图像,使教学知识丰富多彩,科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教材中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到《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制作一个动画短片,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开放科学这门学科,是让小学生更好的接触到科学知识并认识到科学的价值,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可以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让学生乐于学习,学好科学知识。
        (四)利用互联网课程资源
        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中。加之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资源而言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优势性,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复杂的科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提升小学课程的课堂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浩瀚的宇宙》这一课题时。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教师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想象也是局限于教材图片内容。但是在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宇宙空间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的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素材的丰富性,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对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
        结束语:综合以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做好教材资源的拓展与整合。小学科学本身就有一定的范围,科学知识的学习也使学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要保证课程教育质量的发展,就需要深入社会底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体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余雪菲.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读写算,2021(02):83-84.
[2]张丛草.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J].智力,2021(01):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