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傅国云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   作者:傅国云
[导读] 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全民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体育课,这也就让体育课程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门源县第一小学  傅国云  810100

摘要: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全民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体育课,这也就让体育课程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学生通过体育课不仅能够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养成团队意识与提高规则概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对运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小学阶段作为初步养成运动意识的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没有养成一个正确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不断帮助学生提高运动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课堂、有效性
        引言:体育课程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体育教师在开展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遵循教学原则,并且重视对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尽可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授课质量。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许多学生由于对运动的兴趣较低,并且对运动的参与积极性也较低,这就导致体育课堂变得枯燥和无趣,这样的课堂氛围会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重视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
        一、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定单一
        虽然社会各界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但是现阶段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存在着参差不平的情况,许多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低,就会让学生不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得到充分的提高与进步。在很多小学中由于体育教师队伍并不完善,许多年轻教师甚至是毕业生会负责体育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在自身意识上不够重视体育课程。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这就导致了体育课堂变得枯燥和乏味。比如在传统体育课堂上的热身环节,通常是体委带队进行机械地拉伸与热身,长期采用这样的热身活动很可能会让学生对热身环节的重视程度下降。无论是热身环节还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给课堂有效性得到提高。
        2.体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较为活跃,并且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脱离组织、逃避管理的情况,由于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让学生能够始终跟随着课堂的进度进行运动与体育活动。在现阶段的大部分小学体育课程中,许多小学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就导致了课程的安排与设计不合理,进而让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低下。恰当的教学安排与教学设置是课程质量提高的前提,而缺乏体育素养的培养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下降。
        3.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性较低
        有与体育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体育课通常在室外进行活动和学习,这就会让许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是一门轻松的课程,并且会对体育课产生向往,但是当教师在进运动的讲解和示范时学生又会表现出抗拒的心理。为了避免学生的矛盾心理导致课堂有效性下降,教师应当采用更加具有趣味性的示范、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体育课程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


由于现阶段的体育课堂较为传统,并且老师的教学习惯固定化,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够机械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会采用比赛的方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比如低年级学生容易在比赛失败后出现挫败感甚至是自卑感,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丧失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重新构建体育教学的模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有着较为活跃的思维,并且行为不易受到约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他们所喜欢的运动也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可让这些学生进行结组,并且让学生能够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小组活动与小组学习。以篮球小组为例,教师可以对小组进行关于篮球的针对性训练和教学,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系统、完整的篮球教学。
        1.丰富教学的环节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在体育课上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多种的运动方式选择。教师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的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者音频进行学习,让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时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室内运动的方式与种类,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运动方式,从而激发出学生个人的运动兴趣,比如体操、啦啦操这些可以在室内进行训练和学习的运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场地进行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能够得到满足。
        2.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的授课能力对课程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对于小学体育的教职人员来说,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之外,也要具备激发学生对运动兴趣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先对体育有着较高的兴趣,进而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这能够让学生的体育活动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比如对小学生进行排球授课时,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排球的了解并不多,因此教师在进行示范时需要进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先对排球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进而为排球教学的开展奠定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在对小学生进行这类不熟悉的运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尝试不同的示范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关联,对学生的健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从而保证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提高。提高教学有效性时,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模式的保证教学的质量,也需要不断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徐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天津教育,2021(09):6-7.
[2]刘海侠.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20(47):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