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音乐治疗学的相关知识引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   作者:孙雪娟
[导读] 音乐治疗学主要是集音乐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将其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促使学生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提升整体的音乐素养。本文将对音乐治疗学相关理念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究。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善堂镇善堂中心校  孙雪娟   456262

摘要:音乐治疗学主要是集音乐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将其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促使学生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提升整体的音乐素养。本文将对音乐治疗学相关理念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音乐治疗学;中小学;艺术审美;素质教育
        1引言
        音乐作为一种提升自我和放松自我的方式,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沉浸于音乐情境中,进而达到缓解学习压力以及提升艺术审美的目的。音乐治疗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倾听和欣赏画面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促使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得到优化提升。以下将对音乐治疗学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2音乐治疗学引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思考
        音乐治疗学是建立在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的,期间利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接受对心理状态进行调节,由此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医学理念对情绪调节的作用效果。比如,在欣赏独特民族风格的“广袤草原”课程时,不妨引导学生建立丰富的联想,让他们尝试不同的音色,感受音乐悠长舒缓的旋律。课堂上,同学们将以白、蓝、绿三色在广袤的草原上表现出来,一群群牛羊悠闲地走着,牧民们陶醉在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中,这是“广袤草原”的独特之美。这些自然的音调使得整体的听觉感受更加立体,而将音乐教学与艺术教学融入到整体的景观表现中,将使得艺术呈现的整体性得到提升。感官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将不同的音律特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节,促使学生能够在倾听音乐以及艺术想象中感知不同的音乐情绪,进而更好地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音乐治疗学的大致用途主要呈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如以轻快活泼的音乐可以达到鼓舞精神的作用,而柔和的音乐则能达到缓解压抑精神、治疗失眠以及抑郁等疾病,促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维持在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例如在合唱过程中,不同的合唱效果将会对团队的心情以及气势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大多数中小学生在学习曲目的过程中存在音准和音调把握不准的现象,因此通过将器乐融入到节奏以及旋律的教学中,将可以引导中小学生基于节奏的变化提升音准教学的正确性,为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二年级《让座》这首歌曲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口琴以及小提琴等器乐的融入,使得中小学生能够在旋律、节奏的带动下进行合唱,由此更好地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不同声部的音准和音高,由此更好地确保中小学生合唱的质量水平。
        除此之外,在合唱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音频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音准和音高的调整,进而使得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效性奠定良好基础,为优化提升小学音乐的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保障。在音乐课堂的创设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创设环境的收益者,更是情境创造的主体。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和老师可以共同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和老师可以一起在课堂上探讨音乐,也可以相互分享对音乐的看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充分地做到了对音乐的交流,进而使得中小学生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合唱的热情。
        素质教育是指运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促使学生能够将主观能动性与心智充分协调起来,促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在音乐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基于音乐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纽约州立大学附属医疗中心,医生?JoanLenneder给33岁的?Barners开了一个音乐处方,让他在每晚睡觉前听古典音乐20分钟,闭上眼睛呼吸,保持有节奏。Barnas照办了,他发现自己常常在听音乐时迷迷糊糊地入睡,于是他克服了失眠带来的痛苦,改掉了每晚必须喝得醉醺醺才能睡觉的恶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音乐对人类的意义十分深远,音乐教育也从从未消退过,而到了今天音乐的作用和意义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告诉学生某一首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但很少有老师告诉学生,为什么?D大调代表热情,巴赫音乐代表激情,而小学音乐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舞台,则是如此深奥的理论知识,这是音乐的一大特色,同时又是音乐治疗的基本工具,因此,小学音乐课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舞台,我们不应该也不必介绍这么深奥的理论知识,不如把这类浅显、普遍的音乐治疗理论知识归类,传授给学生,使其成为终身受用的知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音乐治疗学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节,促使学生的素质品质得到优化提升。作为音乐学科与心理健康学的融汇性学科,在学生内心情感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音乐治疗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积极发掘音乐学中的心理元素,将音乐治疗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进而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心理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晓晨.奥尔夫音乐治疗学生不良心理的价值分析[J].作家天地,2020(13):148-149.
[2]许洁,江俊.自闭症者音乐能力研究——音乐治疗学的新领域[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3):186-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