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探索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   作者:杨震
[导读]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  杨震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本文从探索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通过观点论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课程标准,有目的、整体性地开展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价四个方面提炼课堂实践策略,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方法与路径,确保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一、统整教材作品,聚焦内容重点
        现行的教材是以“人文主题”为单元来架构的,因此要建立起课时与课时之间的关联,形成结构化的内容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同时,当前的课程设置课时总量十分有限,缺乏对单元的整体思考容易发生“上到哪算哪”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参考《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与《教学与评价的风向标——上海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教学与评价的风向标——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在尊重教材自然单元的基础上,通过适度重组教材,梳理了单元教学内容关联结构的分析路径(图1),保障有规划地从核心素养内涵出发落实育人要求。


图1:“把握单元内容重点”分析路径
        以下案例是借助上述路径所梳理的四年级“优美的旋律”单元内容重点结构:(图2)


图2:“优美的旋律”单元内容重点结构
        以上通过重组单元作品建立单元内容重点的关联,其主要价值体现在:
        第一,以上结构化的单元内容重点能帮助教师把握作品的关键特征并结构化设计教学,凸显教学重点。第二,以上单元作品是在原教材单元的基础上重组的,体现了“通过作品教音乐”的理念,帮助学生在一个单元内通过一类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学习的经验与方法。第三,在课时总量有限的,帮助教师建立起单元视角,有所侧重地展开教学,依托单元提升教学效率。
        二、确定单元目标,凸显育人功能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在《上海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研究过程中,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音乐课程主题内容为载体,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两个领域构建“目标框架”(表1),体现基于课程标准,以目标为导向,以单元为抓手,促进在教与学过程中落实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从而发挥教学的整体育人功能。此框架为教师将年级目标转化为单元教学目标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下面,以单元“优美的旋律”为例进行阐述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依据目标框架,确定年级目标
        第一,选择符合单元内容重点的课程主题。根据之前对单元内容重点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课程二级主题,如“音乐要素”、“音乐体裁与风格”等,如不涉及就填写“无”。
        第二,罗列与本单元的内容重点相关的年级目标。参考《小学各学科年级和单元教学目标研究报告》中的“分年级教学目标”,对应课程主题摘录与本单元相关的年级目标,见表1。
表1:“目标框架”(单元“优美的旋律”相关年级目标摘录)

        (二)融合年级目标,确定单元目标
        在梳理出与本单元相关的年级目标后,需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进行具体化并转化为单元目标。从表2中可见,每一条单元目标都清晰地指向“目标框架”中的关键能力。由于情感维度的目标只有与具体的学习内容或行为表现相结合,才能使情感目标在课堂中落地,故无需单列,而是融合在认知(能力)中进行表述。                                              表2: 单元“优美的旋律”单元目标


        从年级目标到单元目标的具体化,一般采用“聚合”与“融合”的策略:
        1.聚合同主题年级目标,转化为单元目标
        目前,音乐学科的年级目标是按“动词”+“学习内容”的方式表述的,如果按一条年级目标转为为一条单元目标的话,单元目标会非常多且繁琐,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与评价。故这里采用了“聚合”的方法。
       (1)按课程主题与目标指向进行归类
        在“聚合”年级目标时,可先按不同的课程主题与指向对多条目标进行归类。
       (2)结合教材内容具体化,转化单元目标
        转化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同一主题中相类似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水平相同的年级目标可以进行合并,并使用原动词。第二,如存在不同的动词,可以采用并列句的句式。第三,合并后的单元目标需要明确地指向课程主题中的“感受与欣赏”、“表现”、或“创造”,避免交叉。(见表2)
        2.融合认知与情感领域目标,转化为单元目标
        在上文中已经阐释了为何要在认知(能力)目标中融合情感目标的原因,在转化中也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审美观念”中的年级目标一般可以融合在指向“感受与欣赏”的单元目标中;第二,“实践态度”中的年级目标一般可以融合在指向“表现”与“创造”的单元目标中。(见表2) 
        三、关注活动类型,培育学科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维度。音乐学科根据课程主题提出三类活动,即“体验性活动”、“表现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其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把握每一类活动的特征与实施要领,明确关键能力指向。
        (一)区分活动类型,明确关键能力关注点
        在课时层面,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与单元内容重点结构化地设计教学环节。首先,明确环节的活动性质。即从音乐课程各实践领域的学习特质与规律出发,合理分布三类活动,把握其关键的学习要领与特征。其次,明确音乐学习的能力侧重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需明确教学环节背后的关键能力指向,有助于根据不同的能力指向设计关键的学法。
        以本单元中课时教学活动《大家一起来》为例(表5),为了有效落实单元目标与内容重点,帮助学生体验迪斯科舞曲的表现特点,有目的地设计三类活动并预设能力侧重点。
表5:《大家一起来》教学活动结构 

       (二)依据活动特征,设计能力培养的关键方法
        在明确了活动类型与能力的侧重点后,需要依据活动特征,设计落实能力培养的关键的方法。第一,根据活动的性质与侧重点,设计关键的学法与要点提示。即通过符合活动特征且具有针对性的教法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第二,采用评价融入活动的方式,预设反馈与指导。这有助于学生音乐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完善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
        以本课中的第二个活动:“体验歌曲的表现特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此活动为体验性活动,主要内容为感知歌曲段落结构,进一步体验迪斯科舞曲的表现特征。首先,运用“扭胯+高低手部动作”感知歌曲不同段落的旋律音区变化。其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手部动作是否与旋律音区变化一致,并是否始终能保持有节奏、有力度地扭胯,通过多次聆听与示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段落顺序。基于听觉,借助动觉把握不同段落的旋律特点,熟悉歌曲旋律,为之后的学唱打下基础。
        四、规划单元评价,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的重要手段,应与教学目标同步设计,按目标所指向核心素养的不同内涵进行规划,凸显目标导向下单元评价的整体规划与实施。以下为本单元《优美的旋律》单元评价设计(见表6)。
表6: 单元《优美的旋律》评价框架设计


        本单元评价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基本策略:
        第一,依据“目标框架”,区分评价维度。以上评价框架设计依据“目标框架”进行规划并区分评价维度,回应了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
        第二,依据单元目标,明确评价内容与观测点。单元评价内容与观测点的设计应以单元目标为主要依据,以落实单元内容重点为主要目的。
        第三,细化分层达标要求,设计评价标准。教师需要以目标为导向,清楚地描述分层达标的要求与表现,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细化。
        第四,合理区分评价类型,发挥评价功能。在单元评价设计中,应合理地运“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前者是为了在过程中改进学习,促进目标达成,而后者是检验学习的成果,明确存在的不足。
        综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目标框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导向与操作指引,以上研究也是在区本化实践过程中提高课堂育人成效所取得粗显的成果。但如何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凸显三维一体的育人功能,还缺乏较为丰富的案例与经验。今后,将进一步利用区本教研平台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深入研究,积累实践案例,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学与评价的风向标——上海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各学科年级和单元教学目标研究报告汇编[M].上海:中华地图学社.2020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