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探讨 朱燕青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上   作者:朱燕青
[导读] 新课改的要求出现后,“有效引导”策略的教学理念也在教学运用中得到广泛传播。教师对于教学策略也进行了创新。文章主要以现今数学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 朱燕青 325800

【摘要】新课改的要求出现后,“有效引导”策略的教学理念也在教学运用中得到广泛传播。教师对于教学策略也进行了创新。文章主要以现今数学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导”策略;教学
        在大时代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依旧沿用着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但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大不如前。一方面,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进行学生数学课程的教学,这种方式相对于新的教学方式而言,较为呆板、单一[1]。难以发挥学生本身对课程的想象,阻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影响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以自身对数学理解的思路来进行教学的,这种思路更多的体现了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学生的思维方式,而学生因为知识理解程度不高,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思维,从而陷入听不懂,学不懂的死循环里。另一方面,数学教学方式局限在传统的教学体系里,而传统的教学体系本身就存在着的问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达不到时代的要求。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1情境导入不当、知识点融入不高
        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改在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的要求较之以往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课改要求,在课前没有对情境教学方式和教案内容如何有效融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而是强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这就导致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格格不入,既没有使情境教学的应用得到广泛推广,也对学生吸收数学知识带来了阻碍,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1.2胡乱照搬新模式
        小组学习新模式,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学生学习间的交流,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氛围。然而,一些教师对于新模式,不加以理解和研究,只是胡乱的照搬套用,强行利用小组学习模式,进行数学课程教学。虽然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但是也让学生完全没有认识到问题讨论的必要性,反而给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进行其他活动的机会,既浪费课堂教学实践,也无法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价值,还浪费了课堂教学资源。
        1.3学习兴趣低
        数学学习一直以来在学生的印象里都是枯燥乏味,呆板单调的。加上大环境下的思想认为“成绩代表一切”,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老套,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反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2.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策略实施
        2.1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首先我们需要在数学学习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小学生在学习阶段,由于年龄的关系,心理意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


比如,在学习物体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各种图形的卡片,如画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的卡片,又或者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积木,结合课堂工具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理解知识点的实质。
        2.2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内容在生活上的运用十分广泛[2]。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不能单一的传授课程中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结合生活实例,适当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比如,在学习“单位”这一数学概念时,就可以以生活中处处常见的物体作为学习对象,来进行提问。如,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的重量是多少呢?它的单位是什么呢?老师常用的教学尺的长度是多少呢?它的单位又是什么呢?等。通过生活实物的运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3重视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因为年龄小,再加上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属于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对于数学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1+1=2的简单的加减法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都尚未完全成型。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面对遇见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就学生所遇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思考方式,必要时可进行一对一的辅导[3]。
        2.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种种问题。对于部分学习意志差的学生而言,多经历几次问题,可能就会打击自身的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应多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新模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帮助,共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彼此间的感情交流,也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4]。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该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归纳、总结、答疑,再次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对知识面进行拓展和延伸。
        3.结语
        新课改的要求虽然对传统数学教学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在警醒教师不能在固步自封。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主动认清时代要求,提升专业技能,扩充新时代理论,因地制宜以学生为本,制定既符合时代要求也符合学生本身学习情况的教学内容。同样,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也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创新和改革,让它和时代要求一起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灿, 吴红波.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9):30-39.
[2]孙善.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 都市家教月刊, 2015(1).88-99.
[3]沈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上旬版), 2017(4).110-120.
[4]达林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 华夏地理, 2016(3).15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